又到戛纳月。
五月下旬,戛纳国际电影节将如期举行。之前我们仔细介绍过本届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其中除了朴赞郁和是枝裕和的新作之外,我个人最期待大卫·柯南伯格的新片《未来罪行》。
不只是因为影片设定新奇,只看预告就知道尺度不小,也是因为卡司阵容极为亮眼。“阿拉贡”维果·莫滕森担当男主,女主角则有两位,法兰西玫瑰蕾雅·赛杜以及“小K”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我的关注点在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身上。肉眼可见,小K的演员之路走的是越来越顺了。去年刚去过威尼斯,今年她又来到了戛纳。奥斯卡影后的提名,她也刚刚拿过了。新作不断,合作的也都是名导和大腕。从顶流偶像到一线电影咖这道坎,她算是迈过去了。可千万别小看了这道坎。不信你看看国内的诸多流量明星,有的人倒是很努力地坚持演戏,但怎么都不开窍,有的人则干脆已经放弃,奔向了来钱更快的综艺。国外也一样。有太多刚出道时大红大紫却很快进入瓶颈期并最终泯然于众人的例子,像小K这样能在一堆负面评价中杀出重围的人,还真没有几个。前段时间我们写艾玛·沃特森时→赫敏这么快就老了?,很多朋友在留言中提到了小K。不得不说,这两个人还真有可以比较之处。她们都是凭借大热的系列电影而大红大紫,也都在系列电影完结后选择转型,又都一度因为演技不佳而饱受诟病。无比相似,但这只是她们人生上半场所发生的事情。目前来看,仅就演员这一身份而言,艾玛·沃特森落入了进退失据的境地,转型并不成功,而小K却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我无意对二人进行更细致的比较,只聊几句。艾玛和小K在性格上最大的区别或许在于,前者更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而后者更看重自己心底想要的东西。艾玛在《哈利·波特》完结后的红与黑都与性格有关,她是天生的公众人物,总是喜欢代表各种各样的声音,久而久之,就容易失去自己。小K则是一个反面,从气质到所作所为,她的标签从来都是“叛逆”,她也乐得接受这样的标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作为演员,显然是后者具备更多的可能性。当然,“叛逆”并不是小K的第一个标签,大多数观众初识小K时,她还被大家叫做暮光女。《暮光之城》之于北美,很像是《小时代》之于内地,有太多人闻着就觉得臭,但不影响有更多的人吃着还觉得香。五部《暮光之城》,堪称一代少男少女的青春回忆,百岁吸血鬼爱上面瘫少女的故事,虽然俗套且充满了槽点,却还是赢得了无数大妈的心。《暮光之城》系列电影的风靡全球,让在片中饰演女主角贝拉的小K一夜爆红,但这个角色给小K带来的利,未必大于弊。那些年,大家提起“暮光女”,除了对颜值大为称赞之外,顶多再关注关注花边新闻,至于她的演技,是公认的不存在的东西。小K在《暮光之城》里的表演,也的确是灾难级的。捋头发、挤眼睛、咬嘴唇,这是小K饰演贝拉时的常规动作,前阵子我为了写稿又重温了《暮光之城》,看多了小K复制粘贴般的表情,配合毫无逻辑的剧情,我的脑海中频繁出现着两个大字:便秘。看《暮光之城》这一系列电影,观众们会记住贝拉挤不出番茄酱的名场面,记住她和嫩牛五方的无数次毫无意义的对视,记住那些初中生都不好意思编出来的台词,同时也会记住,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是个演技很差的流量演员,颜值很高,却只适合充当花瓶。演完《暮光之城》之后,过高的曝光度让小K饱受困扰,恋情所带来的负面新闻也一度让她声名狼藉,演了几部戏,也并没有收获太多好评。一出“流量小花爆火后迅速过气”的戏码似乎就在眼前了。但小K没让它发生。她在《暮光之城》里的演技有多迷,她对于自己演艺生涯的规划就有多清醒。靠《暮光之城》成名之后,她并没有急于赚大钱赚快钱,接戏更侧重于小成本的文艺片,而不是一味投身商业大制作,消费自己流量偶像的身份。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明白自己适合什么。要知道,她早在演《暮光之城》之前就在电影圈小有名气了,12岁时她就出演过大卫·芬奇的《战栗空间》,搭档的是影后朱迪·福斯特,17岁时演西恩·潘的《荒野生存》,戏份不多,却饱受好评,罗伯特·帕丁森当初之所以选择出演《暮光之城》,正是因为他看过《荒野生存》,非常欣赏小K,想要和她搭戏。说起来,小K的气质和她童年时合作过的朱迪·福斯特还真有些相似,英气十足的眉眼,刚柔并济的五官,有叛逆感,更有破碎感。这种气质,当然是演文艺片会更出彩一些。她演《白雪公主与猎人》这样的平庸大片,表演生硬呆板,连颜值都被塞隆艳压,但她到了很多小成本的文艺片里,就能拿出亮眼表现。比如,在《逃亡乐队》里,她演美国传奇摇滚巨星琼·杰特,演出了那种狂野的性感,就得到了琼本人的高度评价。在《欢迎来到利雷家》中,小K和《黑道家族》男主詹姆斯·甘多菲尼对戏,演一个脱衣舞娘,她把角色外表叛逆内心脆弱的状态诠释得极好,有一场生病后害怕紧张又怕被责怪的戏,她的表情处理得非常到位,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演什么都一个表情。这样的电影接得多了,多半不会让她更“红”,也不会为她赚到更多的片酬,但会让更多的大导演知道,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是个用心演戏的演员,而且很有可塑性。于是,我们看到这些年里陆续有大导演选择和小K合作。从阿萨亚斯到伍迪·艾伦到李安再到柯南伯格,他们选择让小K出演自己的电影,当然不是因为她演过《暮光之城》,因为她自带流量,而是因为她身上有着独特的气质,因为她那张脸太适合演戏。小K与生俱来的厌世感和叛逆感,让她得以在一部部电影里成为导演传递情绪的出口,李安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小K演主角的姐姐,导演的反战情绪,便是靠这个角色直抒胸臆。在阿萨亚斯的《私人采购员》和《锡尔斯玛利亚》中,她则担负了更重要的角色,诠释出复杂的心境。我特别喜欢小K在《锡尔斯玛利亚》中的表演。影片中,朱丽叶·比诺什饰演女主角,一个辉煌不再的中年女演员,为了重演自己当年主演的一出话剧,她让女助理陪自己排练。有趣的是,原本在那出话剧里,年轻时的女主角饰演的是充满野心和魅力的少女,戏中,少女吸引了成熟的女上司并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如今,人到中年的女主角只能饰演女上司,而女助理则充当少女一角给她对戏。饰演女助理的正是小K。戏剧和现实中身份的重叠让女助理这一角色充满了戏剧张力,小K的表演则细腻而准确,将女助理身上的焦虑和不安演绎得极好,和朱丽叶·比诺什所饰角色的神经质相得益彰,有场她开车停在路边呕吐喘息的戏,很能让观众共情。值得一提的是,小K接戏更看重角色而非番位,只要能和好导演好演员合作,她并不介意作配。其实,和顶级演员一起演戏,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往往是不小的挑战,演得再好,也会被衬托得平庸,演得不好,则极容易遭遇差评。小K这些年里,和朱丽叶·比诺什一起演过《锡尔斯玛利亚》,和朱利安·摩尔一起演过《依然爱丽丝》,这可都是当今影坛女演员里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但她敢于去和这样的演员对戏,并且表现不赖,此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努力,就已经很值得称赞了。能和这些大导演和顶级演员合作,演技得到长进也是必然的事情。如今的小K,依然算不上是演技特别厉害的演员,但和十年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去年,一部《斯宾塞》让她拿到了奥斯卡影后提名,很多观众大呼离谱,说小K演得戴安娜王妃“不像”,不够端庄,太过歇斯底里了一些。像不像,我不好说,不过和戴妃关系很好的英国王室主厨称赞过小K的表演形神兼备,倒是可供参考。个人觉得,小K的表演虽然仍有过于卖力之嫌,但她将戴妃在不幸福的婚姻中那种想要逃脱却囿于现实的无奈感演了出来,她演出了戴安娜在扮演戴妃这一人生角色的间离感,这一切,在她和查尔斯那场隔着台球桌的对戏体现得最为明显。我始终认为,《斯宾塞》是部在国内被低估的电影,虽然剧本存在瑕疵,但导演的立意和演员的表演都属上乘,小K能凭借该片提名奥斯卡影后,并不是没有道理。就这么一直演下去,气质独特又颜值出众的小K只会显得越来越珍贵,成为更多大导演争抢的对象。说到底,流量转型想要成功,无非两个字,一个是“准”,一个是“敢”。判断要“准”,要走适合自己的路,选择要“敢”,要敢于尝试,敢于挥别过去。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暮光之城电影朱丽叶·比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