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1986年出生于贵州。
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给他安排了北京的一所民办高中,叫做中加学校,一所知名的留学预备役贵族学校,柴可第二次成为了“奇葩”,这次的奇是因为他的“穷”。他爸除了学费和食宿费以外,每个月给了他三百元钱,他当时觉得是一笔巨款了,但转眼他就知道这钱在02年的北京算不上什么,因为同班同学聊天时,一个同学说家里每个月才给他三千元零花,买双鞋就不够了。他和这批高中同学一直有联系,但很少碰面。
柴可说自己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成绩数一数二,获过贵州省作文比赛特等奖,有捕鼠器、婴儿床等小发明,经常四处演讲,留学加拿大,毕业两年后用自己的薪水买了房子和越野车——“一切都特别顺利,连生日都是六月六,我奶奶喊我小顺顺。”
从加拿大回国后,柴可装着不到70万元的积蓄找到了“发小”张相卓,准备创业。张相卓对《新商务周刊》记者说,自己深知创业的艰难,和柴可商讨了很多细节,最后从贵阳来到北京,成了柴可的合伙人。“他是个踏实做事的人,你完全看不出他是个富二代。”
柴可小时候,父亲在一所医药大学工作,一家人就住在教学楼一楼楼梯拐角下面不到5平方米的夹间里。父亲辞掉工作开始创业时,柴可还在父亲的作坊里帮忙压过锡膜。后来父亲创业成功,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全家人搬进了市中心的大房子。父亲创业的成功震撼了柴可,他也想经历一番“从无到有”,不而不是依靠家里现成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