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资料

个人生活

儿子侯军

侯耀华的儿子叫侯军,在央视主持一个教人做菜的节目《天天饮食》,儿子也和他一样想学相声。侯军说:“我初中时就想学,可爷爷不让,后来我跟三叔侯耀文都说好了,他们单位准备接收我,可爷爷还是不同意。侯宝林不同意侯军学相声和当年不同意侯耀华说相声一样,希望自己的后人先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于是侯军只好学了厨师。侯耀华说:“我平常对儿子的教育是不大过问的,可我父亲当时一定要让侯军学会安身立命的本事,他只好在厨师和医生间选择了当厨师。不过,他也没正经当过厨师,毕了业马上就当老师了,后来又到国外去学习了几年,回来以后就开始做这《天天饮食》节目了,据说这个节目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呢。”

外甥女侯耀华三胞胎外甥女

2014年9月7日《我不是明星》三胞胎姐妹经典重现女版小虎队《青苹果乐园》,而这三位正是相声大师侯耀华的外甥女。她们的舅舅侯耀华也到现场为她们的表演加油助威。

早年经历

侯耀华出生光辉的艺术世家,父亲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侯耀华最向往的就是舞台,希望能做一名相声演员,但父亲并不希望他子承父业,甚至不希望他去从事表演的行当。经过多年的奋斗,侯耀华没有依靠父亲的名气,也终于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

1946年,侯耀华出生在北京,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俭朴而严厉的,而且永远都那么忙碌。“在节假日能去看父亲的演出,是一件最高兴的事情,而且我儿时的偶像就是父亲,不仅因为他在相声舞台上的风光,而且在生活中也受人爱戴。”无论是对父亲的相声,还是母亲的京剧,侯耀华从小就充满了神往,可他最初的向往却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一来,父亲觉得艺术搁在那儿不能说明我们能干,希望我们能有一技之长。二来,父亲希望我们多学点儿文化知识,家里能出个工程师或者科学家。”虽然在父亲面前只能压抑自己对相声的兴趣,但侯耀华在家之外得到了一块表现自己的小小舞台,经常在学校表演。

22岁那年,侯耀华听从父亲的话进厂当了一名工人。这一待,竟然是14年光景。“车钳铣刨磨,我什么都懂,总之工厂里能干的活儿,我基本上都摸到了。即使到现在还能干得了,我家里现在还有车床。”虽然在工厂的日子距离自己钟爱的表演事业越来越远,然而多年以后再回忆起当年的那段时光,依旧是极为难得的积累生活的过程。“说心里话,工厂的那些老工人师傅身上那种发光发亮的东西,直到今天对我的生活还有影响。”

大事件

虚假广告名人代言本没有错,但虚假代言则会带来被动,而虚假代言后的狡辩则会陷于完全被动。眼下,知名艺人侯耀华正处于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之所以处于被动,是因为他的十则虚假广告代言以及其的夸张式危机应对。根据2009年11月1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出的通报,著名演员侯耀华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0个虚假产品广告,这些产品包括澳鲨宝、伯爵养生胶囊、杜仲降压片、黄金九号、康大夫茶愈胶囊、渭肠益生元、亚克口服液、加拿大V6胶囊、角燕G蛋白、方舟降压仪等。以上产品中的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均未经行政许可部门批准,均使用演员做主持,使用专家、患者、消费者名义和形象做证明,且均含有其他违法内容。第一、混淆“夸张”与“虚假”概念,没有进行真诚的沟通。在危机情况下,坚持“危机公关5S原则”中的“真诚沟通原则”,是取得公众认可,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途径。在侯耀华的代言危机应对中,他用类似于艺术的手段,轻而易举的混淆了“夸张”与“虚假”两概念,回避了自己虚假代言的事实,显然没有就个人的代言行为进行反思,其轻率而非真诚的言语换来的只能是公众对其更大的追问与质疑。第二、艺人也要注意个人声誉问题。对于艺人来说,其个人良好的声誉,是他们从事艺术与获得广大观众喜爱的根本。通过轻率的虚假广告代言与夸张式的危机应对,我们可以看出侯耀华先生并没有重视个人声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其今后的个人艺术生涯,这一点也希望有关艺人能够高度重视。第三、有关方面要加强艺人代言广告的监管。就现实来看,名人广告代言的效果明显,是众多厂商喜欢采用的产品推广方式,因此在我国艺人代言广告层出不穷,涉及众多行业与品牌。而现阶段,我们广告类法律法规没有针对艺人代言行为约束的条款,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2015年9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2015年涉嫌违反《广告法》的十大典型案例,侯耀华涉嫌虚假宣传被通报。“国宝十绝—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广告,由河北信超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制作、发布,其内容含有利用虚构的“由国际收藏家协会监制”、“限量发行”、“中国梦文化惠民工程”,夸大该书画为收藏品且具有较大升值空间,宣称其书画是“免费赠送”消费者。这则广告利用知名艺人侯耀华等人员进行涉嫌虚假宣传,提升自身产品影响力。经工商部门调查核实,所谓的“传世名画”只是浙江某工艺品厂生产的丝绸制印刷品,误导了消费者。难忘1982年,36岁的侯耀华出演他的第一部电视剧《寻访画儿韩》,虽然戏份很少,却开启了他日后的影视之路。虽然刚进剧组只是个剧务,6年中也没机会再演戏,但侯耀华一直在等待机会。1988年,机会终于来了,侯耀华先是到天津拍摄了电视剧《大马路,小胡同》,随后又接拍了《顽主》等影视剧,到了1991年的《编辑部的故事》,侯耀华已经颇有名气了。侯耀华说,他拍《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正值父亲住院,当他把做好的部分录像带给父亲看时,父亲那句评价让他至今难忘。“我父亲说,‘行,饿不死了’!你知道当时像我父亲能有这么一句话,对一个人的作品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对他来说,这已经是很高很高的评价了。”侯耀华说,令他终生遗憾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父亲去世时他竟然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糗事从1990年开始,侯耀华相继和宋丹丹表演了《卖画》、和郭达表演了《戏迷》等小品,他的喜剧才华和自身的优势逐渐在小品表演中展现出来。但因为演小品笑场,侯耀华被弟弟侯耀文狠狠地批评了。“有一次我和郭达合作小品,因为郭达那天没刮胡子,而且头发卷卷的,我看他就像一个大毛猴,我在台上乐得受不了,竟然笑得躺在台上了。当时侯耀文跟我急了,他生气地说‘有你这样的吗?你笑场了’,这也是唯一一次侯耀文跟我真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