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表现,为何比在脱口秀大会好

时间:2022-09-27 13:03:30阅读:4143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开播,大家又在导师当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英。要知道,那英之前担任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领笑员,被很多观众吐槽,认为她不懂脱口秀,还越俎代庖,替大张伟拍灯,而且评价也不专业。同样是喜剧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把那英请过来,效果会好吗?

看过第一期的观众,也许有这样的感觉,那英虽然不能说表现有多好,多出彩,但至少中规中矩,没有出现大的纰漏,也没有贡献新的槽点。至少,比在脱口秀大会的表现强很多。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虽然都是比赛,但喜剧大赛的色调和氛围,比脱口秀大会温和。

脱口秀大会虽然是逗笑的节目,但李诞很早就为这个节目灌输了一种残酷的色调,比赛的压力不但让选手透不过气来,就连观众,也能隔着屏幕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在这样的氛围下,领笑员的压力其实也是很大的,毕竟在二分之一突围赛中,领笑员的拍灯直接决定选手的去留,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差错,那么这个差错将被放大。

其实那英替大张伟拍灯,如果换一个轻松一些的节目,也是无伤大雅的。但在脱口秀大会上,就有些不合适了。给人的感觉是,领笑员在胡闹,而选手们在这种胡闹当中悻悻离去,没有任何话语权。

而喜剧大赛虽然也是比赛,但氛围相对轻松。首先,场地比较小,选手,导师,舞台之间的距离都很近,这也使得大家的地位显得不那么悬殊。如果说脱口秀大会的演员上台,是接受审视,那么喜剧大赛的演员上台,更多的是忘我地表演,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纯粹。

氛围轻松了,导师的弱点就不会被放大了。因此那英也不会被放在聚光灯下,接受大家的审视了。

第二,喜剧大赛的赛制和规则,不会让导师有太大压力。

前面说过,脱口秀大会的突围赛阶段,领笑员之所以被大家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权限太高,四个人的拍灯就能直接决定选手的命运,那么一旦他们拍不好,拍不对,该拍的不拍,不该拍的乱拍,就会被观众抓住,集体吐槽。说白了,这是一种权力的反噬。

相对来说,喜剧大赛的导师,其实没有那么大的权限。导师和现场观众一样,每人都有100分,公平合理,没人可以搞特殊。而且所有投票都在演员表演结束后统一进行,也就不存在导师刻意带节奏的问题,更不会存在表演中忘记拍灯这种低级的操作。

所以,喜剧大赛的投票环节,导师其实和观众没有任何区别,这也使得那英不会在这个环节出什么幺蛾子,喜欢就投,不喜欢就不投,反正她的票不会影响大局。

第三,两个节目的综艺效果有很大不同。

脱口秀大会的竞技感太强,节目组在其他方面的设计和投入都非常有限,给人的感觉是,这个节目一上来就开始比赛,全程高能,让人有点窒息。像那英这种外行,暴露在这种纯粹的竞技氛围中,她当然会不适应。

而喜剧大赛在气质上就俏皮了很多,比赛前,节目组会精心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消解比赛的紧张感。比如这次马东让其他四位导师进行即兴表演,考验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幽默感。虽然那英明显有点跟不上趟,但这种拙劲,不正是她的特色吗?这也是节目组请她来的原因。因为这种拙,就是她所能提供的节目效果。同时,这种拙,是融入到节目的气质当中的;如果在脱口秀大会体现这种拙,就要出问题了。

第四,喜剧大赛不需要那英输出专业点评。

大家应该记得,喜剧大赛第一期那英接受采访时就强调,自己是外行,喜剧不是自己的领域,所以害怕自己不懂。其实那英这波操作是很聪明的,这等于提前给观众打了预防针——我就是来看热闹的,别指望我拿出专业的东西。相比之下,那英去脱口秀大会,没有任何铺垫,所以大家主观上就会审视那英,期待她拿出专业的点评。

而且,喜剧大赛上的节目,大都是素描喜剧,说白了,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小品。脱口秀是舶来品,在国内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小品在国内盛行的历史可不短了,对于全国的老百姓来说,谁没看过小品啊?谁看了一个小品之后,不能说出来个一二三啊?所以,那英在喜剧大赛中面临的压力,比脱口秀大会小太多了。

另外,喜剧大赛中的大部分节目,都呈现出一个故事,那英即使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评价戏剧结构,表演技巧,但总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对故事本身发表看法吧?而脱口秀涉及的很多东西,她就未必能get到了,很多时候,她是无话可说的。

总之,那英的气质,其实挺符合喜剧大赛的。她就像第一季的于和伟一样,和喜剧不沾边,是喜剧小白,但这也正是节目组最看重的一点。毕竟,喜剧大赛这个舞台,戏最多的未必是演员,导师席其实也很热闹的。而脱口秀大会当中,领笑员席如果太热闹,这个节目就彻底乱了。

那英当红女星脱口秀大会

标签: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