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最近风头最旺的电影是什么?最差强人意的电影是什么?那我一定会告诉你,就是《万里归途》,这部电影把自己称作“文版的战狼2”,实质南辕北辙,相差太远了!
有人以为它是主旋律题材所以观众们才不买账,这是极大的误解。想想当年的《战狼2》和《红海行动》,他们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部电影让观众最难以接受的是其中“以德服人”的反人性逻辑。
还有通篇想让人感动,却又缺乏高水平的艺术表现能力,只能生硬地强推“煽情”的方式,也让人深感尴尬。这种先入为主式的煽情把观众当作小朋友来说教,缺乏真诚,缺乏艺术性,连基本元素“自洽性”都难以达到。
就是这种 “以德服人”的反人性内核和艺术表现水平的缺失,让《万里归途》直接下降到三流的水准,要不是还有主旋律元素的加持,它的票房还会更加惨不忍睹。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的逻辑内核是“以德服人”?
撤侨的背景设定在一个战乱的国家,各地军阀林立,冲突不断,电影也不时加入体现战争残酷的镜头,但手无寸铁的外交官和同胞凭着护照不停地通关,不管过程加入多少曲折,加入多少忍辱负重和视死如归的俄罗斯转盘游戏,只能显得儿戏。他们是在贬低战争的残酷,他们想体现自己的英雄主义,却给人虚假、无力、自以为是的感觉。
网友们的“以理服人”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电影的以德服人即是忍辱负重,用嘴皮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恶劣的战乱背景下,竟然没有牺牲,没有被大肆洗劫,全部安全撤出,这是赞扬英雄们的聪明还是贬低观众的审美逻辑?
原来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战乱中,以德服人有这么大的威力,可以让一群手无寸铁的羊羔在头羊的带领下回到自己的家乡?不要教坏朝阳般的青少年们!
为什么会有先入为主的煽情?
制作团队缺乏有力的演绎手段和饱满的艺术思想,又要体现万里归家的不易,于是希望用英雄主义的强大来衬托宏大的国家撤侨故事背景,但电影想用羔羊的形式来实现英雄主义,十分矛盾,这是对羔羊的赞赏还是对英雄主义的侮辱?
为什么撑不起英雄主义的框架?
不管什么样的剧情,都离不开人的演绎,这部电影选中的“大英雄”张译长期做绿叶般的配角,很长时间都没能突破自我,虽然通过厚积薄发晋升影帝,但因为信念部分的段位不够,所以大多时候只能通过技巧性的演技来达成某些效果,缺乏张力。
就像一个人的假笑,不管多么努力,没有灵魂的笑,都只能让人觉得生硬和虚假。
因为现实中这次撤侨行动没有军队参与,所以在电影中无法体现我国“力量”的一面,我们对此表示理解,但不等于能接受“以德服人”的说教。
以德服人说起来好听,但它是悬在中国人头上的屈辱性标志,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就像羔羊般被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羞辱,却只能自欺欺人地想靠着嘴皮子说服敌人,把突破的希望放在敌人的良心发现或怜悯之下,有违人性有违当今自信强大的国家现实,也无法匹配观众们自信的内心。
“以德服人”这个词语把弱者的挣扎和自以为是又对敌人充满幻想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希望不要再拿来毒害新中国的青少年们!
电影本身是想告诉我们,国家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强大后盾,国家的外交人员把每一位同胞的安危都牵挂在心上,为保障他们的安全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拙劣的演绎技巧和艺术加工,让一切都显得过于说教,不得不说太让人遗憾了。
不管如何,外交人员在国际上作为国家的代表,他们应该和值得被我们铭记和感谢。最后向奋战在一线的外交官们致敬!也祝福每一位在世界各地谋生,传播中国声音的同胞们都能平安出去,平安归家!
高洋严艺以德服人万里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