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内娱又出了一个「叛徒」

时间:2022-10-20 13:07:00阅读:2796

内娱顶流,接连塌房。

流量明星,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星」。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对流量趋之若鹜。

这也越发衬托出拒绝随波逐流者的可贵。

前不久,郭晓婷在采访中道破贵圈畸形生态。

堪称「内娱孤勇者」。

而最近,初代顶流李宇春也语出惊人。

直言自己主动去流量,解散粉丝后援会、淡出微博八年。

对「营业」更是竭力抗拒。

同时,她对内娱如今打造流量明星的做法也不认同。

早年选秀,是草根自我表达式的「想唱就唱」。

如今却是被动的「我由你打造」。

没有真实的自我,只有迎合的人设。

此言一出,有人夸赞。

觉得她是娱乐圈少见的清醒真诚。

当然也有人质疑。

明星就是流量本身,「去流量」只是空谈。

靠流量吃饭,却又看不起流量,实则是偏见。

明星真的能主动「去流量」吗?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李宇春的成名之路,观众并不陌生。

2005年,她凭借惊人的300多万票数登上《超女》冠军宝座。

在网络还未普及,只能投票依靠手机短信投票的当时。

李宇春是当之无愧的民选「顶流」。

与流量相伴而生的粉丝经济,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但李宇春却开始一系列「去流量」行动:

解散粉丝后援会。

弃用微博八年,主动淡出社交平台。

微博流量风口期,她不「营业」却转而去演了一年话剧。

甚至另辟战场,开始接触电影。

在《十月围城》《龙门飞甲》中化身打女。

李宇春之所以如此坚持「去流量」,既是自主也是无奈。

一夜成名之后,质疑声铺天盖地。

她一边登上时代杂志周刊封面,成为现象级的符号。

一边被造谣、辱骂、攻击、取各种黑称。

成为初代顶流的同时,也成了初代网暴受害者。

她对流量带来的伤害,持以沉默抵抗。

淡出网络,去填充年少成名造成的生活经验真空地带。

同时,保持流量很多时候都以牺牲个人坚持为代价。

这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艺人来说,十分煎熬。

公司要求的版权商业歌曲,「甚至不符合你的价值观」。

只好通过「去流量」来保留核心的自我。

而让个人坚持战胜流量利益选择的原因,也在于李宇春成名之路的特殊性。

区别于如今的资本包装,早期的选秀明星大多「草根」出身。

成为高高在上的明星之前,根还在土里。

因而,李宇春步入如今的流量场域时,感觉到了很强的不适感。

正如她采访中所说,以前的选秀是「想唱就唱,任何人都可以去唱」。

是草根的表达。

如今更多的是「我由你创造」「你越喜爱我越可爱」。

是服务型的权力关系。

由于她不认可这样的模式,所以只能拒绝流量时代的游戏规则。

主持人陈晓楠用「笨拙」评价李宇春的姿态。

的确,李宇春的实力似乎总是落后于她的认知。

虽然拥有极高的国民度,但作品却处境尴尬。

《Why Me》《下个,路口,见》《无价之姐》赢得了传唱度,却深陷抄袭丑闻。

尝试了高难度的戏路,也提名奖项。

可始终欠缺一部真正公认的演技代表作。

反倒常常被评价为电影中令人出戏的扣分因素。因而,与其说这段采访是为李宇春加冕。

不如说是终于把她还原为一个普通艺人。

剥去初代顶流的光环后,以亲历者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流量时代的另一种选择。

实际上,刻意与流量保持距离的艺人,并非只有李宇春。

2015年,胡歌主演的电视剧《琅琊榜》《伪装者》接连大爆。

事业巅峰期,邀约应接不暇。

胡歌却急流勇退,选择留学。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期间。

影迷自发集资购票应援,遭到胡歌本人发文回绝。

与胡歌搭档两部剧同时爆红的演员王凯,也选择解散了自己的粉丝后援会。

他认为用作品给予回应,才是和粉丝最良性的互动。

有些人只想认真做演员,流量操作对其而言反而成了负担。

因《你好,李焕英》一朝飞升的张小斐,同样果断解散了后援会。

放眼整个华语圈,「去流量」实则早已是香港乐坛的优良传统。

谭咏麟就曾公开宣布以后不再参加任何音乐及歌曲比赛节目,也拒领任何音乐奖项。

巨星顶流的急流勇退,是给后来者让路。

为香港乐坛的新生力量让渡出更多生长空间。

张国荣、梅艳芳、黎明、张学友、许冠杰等诸多巨星也选择主动「去流量」。

或退出乐坛,或拒绝拿奖。

既是出于对自身生涯的清醒规划。

也是以身作则,令行业迈向更多元的格局。

梅艳芳就曾直言,相比于被复杂的外界因素影响歌唱,不如找回自己喜欢的路向,如此反而更开心。

功成名就的大咖前辈选择「去流量」。

是因为流量对其而言,早已是虚无的泡沫。

拂去浮华,更见真章。

明星「去流量」,观众自然喜闻乐见。

隔绝行业纷扰的乱象,艺人所专注的事业也会更加优质。

同时,「去流量」让艺人与粉丝的关系更为纯粹。

没有做数据、控评、撕番位。

靠作品与实力说话交流的圈内生态也会更为健康。

就像李宇春主动跳出流量怪圈之后。

受其影响的粉丝也明显感受到更多的正向循环,回归到最初喜欢一位艺人的轻松状态。

「去流量」虽好处多多,但也难度甚高。

首先,深处漩涡中心的艺人本身要有清醒的认知。

在被巨大的关注度冲击时,仍能准确辨认到自己的位置。

就像李宇春谈及自己总是被问上时代杂志封面的感受。

她能意识到自己处于时代之中,并不以此为傲。

浪头能起,并不是因为某一滴水。

而是仰仗大海,潮汐,甚至月亮。

而要保持「清醒」,并非易事。

它要求艺人本身有时常自省。

许多明星虽有关注度,却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理所应当地生活在充斥着溢美之声的真空层主中。

享受惯了明星身份带来的客气,久而久之丢掉自知之明。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观众连名字都不想看到的张翰新作。

而敢于去流量的人少之又少。

正是因为长久的自省能力其实是一种折磨。

想要精进,就要不断怀疑自己。

其次,「去流量」的前提是实力。

艺人需要有切实的作品去支撑演艺事业。

才能在流量光环消散之后获得自我价值。

正如演员王凯事业巅峰期解散粉丝后援会,此后依旧能成功塑造《大江大河》中宋运辉一角。

进一步扩大国民度,靠的本是自身演技实力而非流量加持。

而这同时也是如今许多流量明星过度依赖流量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为「去流量」以后,实力空无一物。

包装出来的人设与杜撰出的励志故事早已泛滥成灾,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艺人的全部事业。

就像前段时间被嘲到出圈的丁泽仁塌房风波。

身为偶像,唱跳实力与职业自律性皆无。

唯有用「你是我唯一的姐」对粉丝苦苦哀求讨好。

无非是深知,没了这点粉丝后,在娱乐圈毫无立身之本。

流量明星对自身处境并非一无所知。

而粉丝目睹过众多塌房惨案后,也未必会继续神化偶像。

可吊诡之处就在于,他们依然彼此配合演着一出大戏。

粉丝把刷出来的数据当成「实绩」来吹嘘。

面对演技差评,也拉流量作遮羞布。

殊不知,普通观众看的是体现在作品中的实力。

从来不是作品之外仅饭圈可见的虚名。

如此一来,也反证出为何以前的艺人不易塌房。

而如今「顶流们」却接连爆雷,本质上正是没有实力托底。

许多人想要成为偶像,并非是出于音乐或表演梦想。

而是直奔着「做明星捞钱」。

以前偶像的意义,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人生的榜样。

如今却是拿着天价日薪,可只有在卖惨时才能展现演技的「208万」。

确实,流量带来的巨大收益,也让「去流量」的代价变得高昂。

曝光度和活跃度消失,意味着不被看见就会被逐渐遗忘。

就像李宇春淡出微博去演话剧,就得到许多劝退。

原因正是经济上实实在在的损失。

而即便如此仍选择去流量的原因,又再度回到了艺人本身。

那就是对自己有所要求。

渴望进步而非停滞,琢磨精进而非躺在功劳簿上啃账本。

毕竟,好演员被流量反噬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杨紫几部流量合作剧,接连因对手演员塌房之故而不见天日。

曾经她认为流量能为自己赢得更好的角色。

可这份初心,也逐渐隐匿在一部部自我重复的古偶之中。

而真的能给观众留下印象的,却大都是无流量时期的角色。

流量让资本狂欢,粉丝疲累,演员为其所困。

让陷入流量怪圈的所有人,不停追逐一个虚无的东西。

而说到底,观众真正在乎的根本不是流量。

而正是「去流量」之后留下的好作品。

后援会胡歌李宇春许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