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行村番外篇12)
今天,杨树行村笼罩在一片浓重的雾气之中。到了下午,持续的湿气很重,必定化成雨滴,全面覆盖小村。
而上午,雨还没有下。李倩倩带着筐,从水库边上她的家出发,向山上,沿着小路,来到她家的金银花地。
又到了金银花采摘的季节,这是今年的第一次的采花季,得抓住这个空儿,把金银花的骨朵采下来。
一年大致有四季采摘的时机,一直能够延续到秋天。对于这个流程,李倩倩早已稔熟于胸了。
村里的孩子,从小带在父母的身边,来到了山上的田地,打那时候起,就会采摘金银花。
来到自家的金银花地,之前在山脚下,一直看起来像玩具一样的大风车,显得近在咫尺,巨大的翅膀,肆无忌惮、且目空一切地旋转着。
李倩倩叫那风车的翅翼为:翅膀子。
如果它是鸡的翅膀子,把它炸一下,可以供全村里都饱餐一顿了,想到这里,李倩倩不由暗自窃笑。
从这里的山上,可以望见山脚下的水库大坝,而转一个不大的弧度,就可以看到二哥家的场院了。
隔着这么远,仍然能够听到从二哥家的门口传来的悠扬的歌声。
这个声音,对于李倩倩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她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起,就学会了在山上采摘金银花,但从她记事的年代起,直到今天,她的耳边,从来只有那单调而乏味的山风,破天荒的,她能够在小山的巅峰之间,听到音乐伴奏,这是不是很神奇?
所以她说,今年是唯一的一年,能够在采“花子”的时候听到音乐,“刚刚的”,就是很厉害的意思。
当代中国的乡村,都面临着一个人去楼空的严峻现实。乡村振兴的计划,才如此迫切地提到我们当下的议事日程上来。
我的一个江苏同事,用这样的无奈而哀惋的笔调记录了乡村的人们的命运:
“那个荒芜的只剩下房子的村庄,它一天天凋零了。土地被承包出去了,年轻人都出去了,孩子不是跟了大人出去就是读书去了。老人一个一个死去了。
村庄空了。
人,也没了。
但是有一个新的名词叫新农村,那里住的是城里来的人。
我们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
这不是一个局部地域的乡村的命运,而是一个时代的困惑。
但现在,在杨树行村,我们看到了乡村的魅力,看到了乡村对城市的吸引,看到了一种乡村重新恢复活力的可能。
乡村里有它的精髓,有它的传承,有它的感召力,如果我们发掘这种在城市里日益淡化的力量,便会让乡村产生巨大的慰藉性的动能。
杨树行村正走在这个实验性的路上。
乡村振兴的发展,回避不了杨树行村。
这一点,李倩倩有着最清晰的发言权。
山幽鸟更鸣。
在她的青春记忆里,大山是沉默的,而今天,家乡的这座山,敞开了它的全部,迎接着外来的人们,走进它的胸怀。
连山里的鸟鸣都是真实的。在城里,只有人养着的鸟,而在山里,是实实在在叫着的鸟,李倩倩觉得,这真实的鸟鸣,让人放松,心情舒畅。
很多主播,都在这一个采摘金银花的时节,帮助村里的人去采摘金银花,包括主播“阿仁哥”。对这些外来的主播,李倩倩心怀感恩。
她说: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播,比我们本地人做的都好,在“阿仁”的带领下,做了很多好事,非常感谢他们。
在她看来,尽她的微薄的力量,帮助养育她长大的小山村,带着感恩的心,为村里做一点事,支持她的二叔——拉面哥是应该的。
这是一个村里的人,对主播们在这个小村里的存在非常正面的首肯。
而此刻,在李倩倩不知道的杨树行村的“云天空”里,以对流方式存在的思想锋面,正在激烈的振荡、纠缠、厮杀。
而李倩倩却对此视而不见,沉浸在她的对那些她觉得应该感恩的人的敬意中。
所有的存在于杨树行村的“云空间”里的是非成败,在杨树行村的村民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不可思议的。
没有人战胜那些虚拟中存在的人,但他们会认为自己失败了。
在特殊的杨树行村的虚拟空间里,心态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感受。
而李倩倩因为对这种虚拟的远离,她心态平和,充满着劳动时的实实在在的欢愉。
自我暗示自己败北的“枫叔”,现在只能小心翼翼地出没在已经没有几个能够供他慷慨陈词的直播间了。
昨天晚上,他来到“饺子西施”的直播间,“饺子西施”报之以礼,竟然让“枫叔”受宠若惊。
“你还敢与我说话啊?”“枫叔”感动于这一点。
“枫叔”说很多直播间里的主播,都不敢与他搭话了,“饺子西施”在他落难的时候,还能与他搭腔,充分证明 “饺子西施”是一个阿庆嫂的人物。
“枫叔”昨天再次把 “饺子西施”列入杨树行村的第一主播,对她赞赏有加,就像《沙家浜》里的阿庆嫂的救命之恩,总会让人系念于心间的。
在 “饺子西施”之外,“枫叔”排过来、排过去,认为杨树行村的主播里,最好的还是“疯哥”与“老胡”。
这一现状充分说明,“枫叔”一直对杨树行的地形地貌没有搞清楚。笔者上一次用一个比喻来看清实质,就是一个欲资助《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富豪,把山脚下的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当成了梁山好汉,去资助他们,并且把这些番外人物,扒来扒去,考虑把武大郎列入好汉第一呢还是西门庆当成首位呢,你觉得这个豪横,有没有支持到梁山的义举?
昨天“老胡”在直播间里评选杨树行十大男主播,“枫叔”说他看了一眼,觉得很无聊的,然后,“枫叔”像一个热衷八卦的街坊大爷,又张家长、李家里短地评头论足,满足了他的一颗吃瓜群众的嘴瘾。
“枫叔”说到动情处,又像最初才到杨树行时那样,禁不住心花怒放,声调上扬,激情澎湃,但想到自己的处处遭受冷眼的落难身份,顿时心中一凛,又不得不声调放缓,叹息夹杂,所以“枫叔”基本保持着豪气不再、一蹶不振的那种低迷状态,就像渐渐远离杨树行村的外星探索器,已经从我们的视线中渐弱渐淡。
就像马巴哥当年离开杨树行村之后,仍有铁粉追踪去看一下他,以为他永远消失在杨树行星系的引力圈之中,再也不会杀一个回马枪。
“枫叔”就像巴马哥这样的状态,他的身影,仍然依稀可辨,但与杨树行村的联系,已经渐行渐远了。
不排除他还会卷土重来,那时候,我们再重点关注他吧。
“饺子西施”虽然与李倩倩同时上网,但她的进步显然要比李倩倩大多了。
李倩倩从来没有打过PK,但 “饺子西施”在“枫叔”的手把手教导下,已经娴熟自如地在网上打PK了。
李倩倩有很多机会学习这些搂快币的招数,但她从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上面。这一点与三丫比较相似,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她拉开了与“饺子西施”的距离。
不过, “饺子西施”感激“枫叔”,也是人之常情,就像李倩倩非常感谢那个河北的只在杨树行村呆了五天的网友“侃哥”教会了她如何上网直播。
在“枫叔”的面前,“饺子西施”也像对恩师一样,陈述着自己被黑化的委屈。
“饺子西施”营造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境界,让“枫叔”大为感动,昨天在直播间里,“枫叔”都说要与“饺子西施”结拜成兄妹了。在战火中缔结的革命情谊,犹如《沙家浜》这一经典一样,再次在杨树行村的现实时空中辉煌上演,感天动地,感人肺腑。
将来会不会有剧作家把“饺子西施”的舍已救人的情节,写出一部像《红嫂》一样的京剧呢?
“饺子西施”越来越擅长在各个直播间里溜达闲逛了,今天早上李倩倩在山上采摘金银花的时候,“饺子西施”闲得发慌地来到了倩倩的直播间里,问倩倩在山上干什么。
但这时候,倩倩正准备下山,引导一个迷失路途的上山的游客,前来采一点金银花。
李倩倩所以没有看到“饺子西施”向她发起的问话。
那个上山的游客,摸到山头上李倩倩家的山地里,非常的不容易。李倩倩不得不往下走了一段路,才让那个小如蚂蚁的游客,看到她的招呼。
李倩倩让那个游客采用自助餐的方式,摘了一些金银花,还叮嘱那个游客,多采摘一些,那个游客满意而归。
李倩倩继续在山上劳作着。
就在李倩倩在山上默不吱声地工作的时候,一直游手好闲的鸡哥,在村口把他的用场发挥得淋漓尽致。
“鸡哥”不喜欢光明顶那个公认的流量宝地,他的切身体验是,在光明顶那儿,他的铁粉就会掉光。
“鸡哥”的表演舞台是在小树林。这里的天旷地远的空间,可以让他独擅胜场。
之前他说过在五一节过后,会离开杨树行村,但是他智者千虑地食言了。
在杨树行村,他也算得是一个人物了,到了梁邱镇上,认识他的人很多,街上的人,都邀请他吃晚饭。在深圳,他只是“三和大神”,徒有虚名,在杨树行村,他是“三朝元老”,声名显赫。
有了这样的地位,杨树行村自然在他的心里升级成第二故乡了,他说在这里有一种“家”的感觉。
四辆大巴车,气势磅礴地停靠在杨树行村的村口。这几乎是小村一下子涌来的体量最集中的一个旅游团。
车上大约有近二百人,都来自淄博。
“鸡哥”人见人熟的天赋,此刻发挥了作用,他热情地向车上的来客表达了自己的欢迎,大言不惭地声称,代表“杨树行村的主播们,欢迎大家的光临。”
游客们,也向“鸡哥”介绍了自己的身份、构成,展示了一幅显示他们身份的标语,“鸡哥”随着游客的行进队伍,不断地向外来客人介绍杨树行村的特点,这时候,他自觉已经升格成“地导”了,而实际上,他也名副其实地履行了一个“地导”的职责。
下午的时候,李倩倩放弃了到山上去采摘金银花的作业,因为雨下大了,没办法采摘了。
光明顶那儿依旧热闹,早上她在山上遥闻的音乐声,就是从这儿发源的。现在她来到了源头。此刻,台上的女主播们,正在月老的指挥下翩跹起舞。
越接近光明顶,李倩倩的直播间里非议就越多。什么“群魔乱舞”啊,“格调低俗”啊什么的,这些看法,一律得不到李倩倩的认可,她坚执地认为:这些女主播不容易,她自己根本没有胆量与勇气上台一舞,她们都是支持二叔的,她们都是正能量的代表。
李倩倩显然不知道现场刚刚发生的霸麦之争,就在刚才,下午才来到核心舞台上的“月老”还批评上午临时代班的“娜姐”没有拿好话筒。
娜姐毕竟是一个姑娘家,虽然谈吐不俗,言语犀利,但哪里能够厚着脸皮,控制好现场啊。今天她还是第一次上台当主持,对话筒掌控的确无法做到游刃有余,这么一点小小的鸡毛蒜皮,又在光明顶的周边引起轩然大波。
在所有的直播间里,唯有李倩倩的这一个做到了风平浪静。
这也帮助了李倩倩有效地规避了那些恼人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云空间”纷争。
这种纷争,也开始向三丫侵入。
昨天,三丫真的是抖活了一回,她说自己长脸了,因为她竟然一度冲到了全国榜一的地位。
网友“阳光下的季节”昨天在跟贴中作了说明:
今天早上三丫没去杨树行在店里开直播,榜单被刷到了全国榜一,人气超两千人,和佳佳收礼含蓄淡定不同,三丫毫不掩饰高兴和喜悦之情,激动得几度蹦跳起来,罕见出现价钱28888的终于等到你。
具体榜单不太清楚,我在老王直播看到有人说三丫早上的直播刷到山东榜,全国榜第一,然后去看的回放,只见到她激动的又蹦又跳的样子,高兴的就像被宠坏的孩子。
根据网友的提示,我也凑了热闹,去看了回放,的确昨天上午,她收到了三十多个穿云箭,还有一条从没有见过的金龙,三丫真的是乐开了花,又是打恭,又是作揖。
她不懂得遮掩,其实人高兴就高兴吧。她说:你站到这样的位置,你也会高兴。的确是这样,不过有人会装着镇静而已。三丫流露出她的真性格,符合她的个性,看起来也觉得毫无违和感。
三丫说: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太让人激动了,这就是我自己,我不会伪装。
她一边激动,仍然一边去干着手里的活:“我赶紧做豆腐脑吧,放心家人,我还会老老实实地干活。”
对别人说她会有人养着她的说法,她自豪地说:“我用养吗?我自食其力。我自己工作就能养活自己。我不是才艺主播、颜值主播,我是一个靠实力吃饭的人,虽然我是一个98年出生的小姑娘,但是我是靠实力吃饭的,不像你们说的是靠人养着的。”
正是这种实力,她才有资格,每天免费为光明顶那儿送豆腐脑。
每天一趟,各种成本加起来,要三百多元左右。她能有这个底气,是因为她的实力,她的实力从何而来?就是她三年来开豆腐店的持之以恒的付出。
很少有人相信,这么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姑娘,已经开始用她的劳动打造了她的实力,养活了自己。
按她的说法,她的早餐铺已经开了三年了,那么,她十九岁就开始在这里打拼了。正是靠着这个积累,她才有底气能够走上光明顶,支持二哥。
她的动机非常简单,看到二哥做餐饮、拉面,背都驮了。她说她每天在店里忙啊忙啊,背也有些驮了,母亲经常说她,所以,她最能理解二哥每天的艰难。
这也是她想分解一下二哥的负担的原因。
她说她到光明顶那儿去,与二哥、大哥商议过,得到了他们的同意,不然的话,她也不敢到那儿啊。
在她的印象中,她记得有一个小品,那还是她很小的时候看过的,小品里的一个老奶奶跌倒了,过路人在搀扶老奶奶的时候,问了一句:“我没钱,能扶老奶奶吗?”
三丫说,她当时的印象是,现在的社会是不是不允许让年轻人去做一些好事了?
可见,三丫虽年轻,但她有着她的深思熟虑的思考,她能走上光明顶,免费送早餐,是来自于她的对幼时的疑惑的破解。
最初到光明顶那儿送早餐的时候,她都不好意思站出来,都是在家里做好了送上去的。
第一天,她11点就起来做豆腐脑了,这一天,她是让她的叔叔送到光明顶那儿的。
第二天仍是如此。但做好的豆腐脑,送到二哥家门口,都破得不成样子了,所以她从第三天起,直接把锅碗瓢盆带到了光明顶,包括煤气灶下面的砖头,也是她带过来的。
当时在外边用煤气灶烧豆腐脑,愣是烧不热,搞了半天,才明白,是风刮的。
三丫就这样曾经畏畏怯怯地不敢站到光明顶到最终勇敢地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自己的劳作通透地展览在大家面前,她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而得到的回报,就是互联网上传来的对她的认可。
其实,她到光明顶那儿,正处于新一轮的CBD舞台的低谷时期,如果不是三丫给光明顶带来一股新鲜的刺激,五一节之后的沉闷可能维持得更长一些。
三丫把她遭遇到的一些体验,归纳为她的成长必须走的一个过程,有压力,有砥砺才能更好地前行,“在泥泞中摸打滚爬,才能走的更好”。
三丫与李倩倩有着相似的对互联网的应用,那就是拒绝打PK,而是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让世界看到她们的劳动着的努力。
当杨树行村越来越多地展示出它的秘密的时候,就越会让外界看到它的努力的坚持,努力的永恒。
今天,拉面哥依然在他的门前拉着他的三元一好看的华语电影碗的拉面,这就是他的坚持。
这一个坚持,没有在十五年之后火爆的时刻停止。
而围绕着杨树行村的那些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们,同样是因为他们的坚持而值得我们持久的尊重。
这包括三丫在三年的蓄积着她的实力之后,依然进行着她日复一日的坚持。
这包括李倩倩依然在小村的劳动的山地里一成不变的坚持。
(感谢众多的网友对本文提供的信息资讯。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