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6.5,冯小刚唯一亏本的电影,《一九四二》真的是一部烂片么?

时间:2021-07-15 22:02:15阅读:1788

在国内影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部电影,它罕见了集中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精英演员,戏骨一辈的李雪健、陈道明、范伟、张国立、段奕宏国际三大电影节什么时候举办,甚至外国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肖申克救赎》的男主蒂姆·罗宾斯都加入了这一大制作中,毫不夸张地说,这等阵容即便到现在都很难再现,何况他的导演还是当年如日中天的国内大导冯小刚

可你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部从演员到剧组实力都空前强大的团体,拍出来的电影却在国内影院上映后几近被观众破防,豆瓣影视在2012评分跌至6.5分,被誉为冯小刚电影生涯中的唯一败笔,电影上映结束后,冯小刚收获的票房连演员片酬都不够,亏的一塌糊涂

而这部电影,就是真实反映我国历史灾难的电影《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具体讲了个什么故事?以至于让如此多的国内观众无法接受?其实所有的一切都被印在了这张海报上,蝗虫、痛苦的人像、蒙住的眼睛和骨瘦如柴头颅的仰天呐喊

好的一点是,经典的作品永远不会被时间埋没,当2015年后,国人对电影水平欣赏程度的增高,让《一九四二》再度受到了关注,并且到目前,它的豆瓣评分已经猛涨到了7.9

1.《一九四二》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一九四二》的讲述的故事内容就像冯小刚在电影开头“扯白话”的台词一样:“那年的河南发生了一些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事情也在发生,斯大林格勒、甘地绝食以及丘吉尔感冒”这话听着充满了幽默感,可带入到真实的历史中,你就会发现冯小刚的讽刺功底有多高

这些历史上真是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圣雄甘地绝食,我们每一个人物都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与他们事件一同发生的还有河南当年的灾荒,日军在抗战期间屠杀了30万南京同胞、德军在战场上杀害了数十万犹太人,而对于我们所不熟悉的河南灾荒,隐藏的却是超过300万同胞的生命

带入到现在来说,冯小刚的这个比喻也很贴切,娱乐圈明星发个微博、换个女友、剪个发型都能上热搜,而真正发生灾难的城市和地方,能有多少人关注?

2.《一九四二》的故事主线

总体来看,冯小刚在这部电影里只用了两个主线剧情,一是张国立主演的河南财主,在发生饥荒的时候,张国立家被土匪抢光,被迫成为难民中的一员,并亲眼目睹了生活在身边的难民一个个离开,从电影来看,如果非要说张国立的角色与他人有不同,那就是他良心未泯,即便在逃难的路上,还能想到分一碗粥给周边的难民喝

故事的主线之二,就是当时的统治机构,也就是国民政府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法,尽管冯小刚没有在难民角色中编写一句吐槽国民机构的台词,但在画面上,冯小刚已经把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比如,前一段还有难民在逃荒的过程中饿死,后一秒镜头切换当地官员就在吃大鱼大肉

最讽刺的台词莫过于:“委员长从上礼拜器,每餐减两个菜,以支持抗战大业”

堪称现在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类似的场景还有,在逃难途中,张国立主演的难民正跟随队伍一起逃荒,而此时的日军正好经过,遂对地面进行了狂轰滥炸,灾民死伤无数,而这时的南京城里。高官都在为了欢送美国和谈的官员披红挂彩的排练

最早得知河南灾荒的官员,是由李雪健扮演的河南省一把手李培基,他带着报告到达南京后,竟然没有选择继续报告灾情,理由是:“委员长他们所谈论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比我的事情大,不是国际交流就是战争情况,显得我格局有些小了”

到最后,国民机构领导蒋介石,是在一位国外记者的拜访下,才了解到河南的饥荒如此严重,记者冒死进入灾区,拍下了一张张血淋淋的照片,里面有饿死的路人、面目全非的孩子和被野狗啃食的人类

到最后,陈道明饰演的蒋介石立马召见李培基,询问河南灾荒的人员伤亡情况,这段对话和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蒋介石问到:河南灾荒国民机构统计的人数有多少?

李培基:一千零六十二人

蒋介石:真实人数呢?

李培基:大约~~三百万人

即便如此,当李培基以灾荒为由要求蒋经国减免河南当年几千万吨粮食和赋税时,蒋经国依然选择拒绝,理由是:“如果非要在荒民和军队间做出选择,那饿死一个灾民,中国还是中国,饿死军队,我们就要灭亡”,这番话把李培基怼到哑口无言,在出南京大门的时候,他才来了这么一句“这一码不对一码”

3.电影中的小插曲

在《一九四二》这部电影中,有几个支线情节很值得深思,其中张涵予扮演的外国神父让人印象深刻,作为逃难队伍中的一员,张涵予起初是非常信奉上帝和天主教的,他认为河南之所以闹灾荒,就是民众不信仰上帝,降下的灾祸,而当他正式进入逃难队伍时,这位外国神父的信仰动摇了

尤其是当日军飞机略过后,张涵予找到了一位被炸伤的小女生,他先是在对方身边念诵圣经祷告,又用手去帮助女孩止血,最后把圣经放在了女孩的伤口上,祈求上帝显灵

上帝灵验了?当然是没有,女孩走了,张涵予的信念崩塌了,于是他向自己的师父问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上帝斗不过魔鬼,那我们信他有什么用?”

这段对白虽然被很多人看作鸡肋,但作者却觉得他是冯小刚最好的内心独白,借电影角色的台词来抒发了导演内心的想法:无论你是什么身份的人,平民、高官、财主或忠实的教徒,在面对天灾人祸的时候,往往都会成为一个角色,那就是“难民”

4.《一九四二》带给冯小刚的影响

这部电影上映后,冯小刚因票房亏损的问题被迫开拍了另一部电影《私人订制》,结果票房大赚,弥补了《一九四二》所带来的亏空,可见冯小刚在拍这部电影前就知道,《一九四二》准会票房扑街,可为什么还要拍?引用电影片尾的一句话:“这事我都不记得了,您为啥还要写出来?”

作者个人来看,正是因为你不记得,所以冯小刚才要拍出来,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对曾经我们遭受的苦难更加了解,才能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冯小刚才明白,在国内影视界,拍纪实电影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从此以后,冯小刚再未拍过类似的作品,也算是一种遗憾吧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这部电影怎么看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