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栩
(纪录片:《张博士》,导演:黄儒香,中国,2006年)
相比理想缺失,蝇营狗苟活着的大多数人而言,用理想主导生存的人显得小众又孤绝。只不过,按照对生活的理解,前者正常,后者则容易被误解成偏执乃至于神经是否出了毛病。
其实,这全然在于群体对小众之人诛心似的非难罢了。小众之人之所以被贴上“小众”的标签,就在于生活中的他处处都和群体对个人的要求不一样。反过来可以这么理解,为了跟群体的要求一致,个人肯定得牺牲掉很多个性和自由意识,努力朝群体看齐,向规则看齐。纪录片《张博士》里的主人公王忠厚,因为读中学时被班主任指证为走“白专道路”,因此辍学。不言而喻,略过附着在“白专道路”上的年代感不谈,其所代表的就是来自群体的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在张博士对前来采访自己的央视记者的解释下,是自己当年勤奋学习,成了企图诱惑异性的罪名。镜头语言的克制之处在张博士对记者讲述自己过去的遭遇时,并没有引向政治对普通人的操弄,而是以弦外之音的方式强调了群体规则对个人的引导和改变。
不愿改变自己的王忠厚被群体抛弃在历史的旮旯,与此同时,勤奋学习成为他的理想支柱,不无偏执的与之相伴一个漫长的岁月。岁月作证,勤奋学习虽然值得肯定,可它一旦和年龄不成比例的挂上了钩,同样也会触及到群体的规则而给自己引来质疑和责难。
因为读中学时辍学,十七年后,王忠厚来到大学教室,开始了旁听。这又是一个十七年,王忠厚在大学的旁听生涯里为自己累积了张博士这个外号。原本一个外号对王忠厚来说无伤大雅,可两个十七年的叠加让五十多岁的他仍然在求学之路上漫漫跋涉无形中使得群体规则在人心里处于一个稍显尴尬的境况。
年龄相仿的熟人多次前来劝说张博士,一番言语无论说得多么在理,实质性的表达无非就是放弃二字。可熟人能从中获得什么呢?纪录片里,熟人劝说张博士的场景异常激烈,带有明显的干涉意味。这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群体规则受到触动后的应激反应。为了求学,实现自己当翻译的理想,租住在杂物间的张博士,吃着最简单的饮食,在盥洗间洗冷水澡,却在业务能力上得到负责向俄罗斯外派劳务输出人员的四川省农业厅干部的高度评价。个人的生活水平和业务能力反差巨大的对比,再加上一个不具竞争优势的年龄,这三者的叠加足以让认为专业人士必定有着光鲜亮丽的外在形象和鼓鼓腰包的群体规则感到不快。继而,劝说张博士放弃理想,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就成为群体改造小众之人,吸纳孤绝之士,以期获得规则之胜利的不二法门。
张博士无视熟人的劝说,执意在理想主导生存的认知下追求自己的学业,正是坚持做自己的人性自由之体现。然而,坚持做自己实则是一个美丽的口号,若是真的有人如张博士这般当真把它转化成个人的生存实践,其成为受他人诟病与非议的异类肯定会如影随形的相伴终生。
究其原因,群体规则对个人的改造赋予其上的核心内涵要求个人拥有一份过给别人看的生活,而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张博士这类孤绝之人把生活过成了属于自己想要的日子,并且,这样的日子从一开始就让来自群体的要求对其水泼不进。它所造成的有目共睹的结果让张博土保持了真正的自我的同时,也失去了必备的社会交往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四川省农业厅同意张博士外派俄罗斯劳务输出的申请有着媒体推动的作用。纪录片里,张博士为了出国务工,在成、渝两地来回奔波,办理相关手续,整个儿就像是上演了一场“生活秀”。只是,张博士是在真实的用执着和倔犟诠释着自己的理想,导演以朴素的用心呈现着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而同张博士发生交集的人们却在镜头下无一不表露出若隐若现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是规则将个人连接,构成群体对应于张博士这种异类所表达出来的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它传递出群体对小众之人难以改变的排斥和厌恶,在合群体之力无法更张小众之人的个人心志时,助力其避居或遁隐就成为群体对不受规则左右的个人集体性的合计与共谋。
这是纪录片里真正在表演着的人,张博士同母异父的弟弟,省农业厅干部,劳管站办事员,还有那些面目模糊的街坊邻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群体。他们礼貌又小心地同张博士交集着,共同维系着一道将自己和张博士远隔开来的鸿沟。这道鸿沟被命名为规则,沟底写满令人不安的生活的真相。
张博士终于乘上开往俄罗斯的列车,在低徊、伤感的《独角戏》的曲调里,这个看不出什么结局的人或许注定会在回忆以及对理想的执念里过完他的一生。这一生,归因于被时代的错误耽误了也行,说成是个人性格使然也罢,总之,它是一个人自己的生活,与他人无干,与群体无干。纪录片将其摄制下来的意义在于,它透视出一种人性的特殊形态,作为养分的理想是其不可缺少的内容。尽管它同与时俱进的时代格格不入,却能以自身存在的方式体现一个数十年如一日般坚定的心志。正是当下缺少这种心志坚定的例证,《张博士》才不失为对凡人精神的一段客观记录。
(全文完。作于2022年4月14日)
——文中图片出自纪录片《张博士》海报——
——文中观点属于作者本人,本人文责自负,与发文平台(含各类网站、论坛、自媒体、公众号)、转载纸媒、以及他人无涉——
作者简介:王栩。所用笔名有王沐雨、许沐雨、许沐雨的藏书柜、王栩326,定居重庆。
影视解说张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