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如果拍成《我的哥哥》,大家是不是就对结局没意见了

时间:2022-04-22 12:04:06阅读:3581

我的姐姐》热映,上映4天,即将破4亿,成为清明档的票房大赢家。该影片是由张子枫主演,一部讲述父母身亡后,一位姐姐面对抚养弟弟时如何抉择的故事。

以下内容含剧透,不喜勿阅!

电影故事概述

姐姐安然从念大学开始,就一个人生活,从念大学开始就自己养活自己,最后成了一名护士。她有一个家境很不错的男友,他们相约一起考研,一起去北京开始两个人的新生活。

然而某一日,安然的父母因车祸意外离世,安然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弟弟的抚养任务,在旁人看来,理所应当地要落在安然的头上,然而安然不愿意。

安然和弟弟并没有生活在一起,在她看来,弟弟其实只是陌生人。而如果她负责抚养弟弟,也就意味着她要改变计划,放弃梦想,所以她决定要把弟弟送出去。

然而在找到寄养家庭之前,弟弟还是只能和他生活在一起,短暂的日子里,天使般的弟弟获得了姐姐的喜爱,亲情也由此滋生。就在安然签下弟弟的收养协议的那一刻,她犹豫了,签下去她可以自由翱翔,不签,她的人生轨迹将会成为牺牲者。但是在亲情的发酵下,姐姐还是没有签字,她决定和弟弟一起走向未来。

关于结局的争议

这部电影其实反映了中国式家庭里,重男轻女的现象,为了弟弟牺牲姐姐,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为了让弟弟念书,姐姐没有书读,这样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发生在每一个贫困的角落。但是姐姐为什么就必须牺牲呢?她也一样是父母的孩子。

电影的结局,最后安然还是选择了亲情。

其实如果你真去电影院看了,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答案,然而部分观众则认为,安然其实被亲情道德绑架了,她最终还是成了牺牲者,她还是走上了姑姑的老路。当年她的姑姑,也是为了安然的父亲,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假设把电影拍成《我的哥哥》,观众又会如何评价呢?

其实在讨论安然的命运之路的时候,或多或少能看到性别之争,这似乎并不是安然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千千万万的女性处境的问题,也是这部电影值得讨论的地方。

那么如果安然不是姐姐而是哥哥,故事会变得怎么样呢?

大家还会不满吗?你觉得呢。

如果安然是哥哥,很多问题似乎都不再是问题,男人养家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哥哥已经大学毕业,那么他负责抚养未成年的弟弟,是理所应当的,他可能连作为女性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换个角度是不是挺有趣,当我们在对女性处境如何不满的时候,又是否看到男性身上无形的偏见和莫须挣扎的责任。

电影里的安然,她可以耍横,但长辈们都必须让着她,即使都认为她不对。而且剧情的发展,虽然充满矛盾,安然最终还是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选择权,只是最后她自己放弃了。

有些人说这叫妥协,不认同,这叫成熟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并不等同于放弃梦想。

在我的身上其实有类似的一种纠结或者烦恼,的父母都八十多岁了,父亲中风后不是十分清醒,母亲的记忆力也严重衰退,他们时刻需要我的照看。坦率地说,很喜欢旅行,以前也到处游玩,但是现在真的不行了,一天都不行,有点无奈。但是难道我说,这是亲情绑架了我吗?换个角度,我选择自由飞翔,也许也能做到,但是能快乐吗?

其实安然的处境非常类似,最终她可以签字,可以去读研,但是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快乐,因为她不再是那个了无牵挂的安然了,弟弟就是她的牵挂。

这个故事里,弟弟其实是关键

电影的故事,其实有真实原型,姐姐最终的选择,是把房子卖掉以后,钱都给了弟弟,她自己远走高飞,选择过自己的人生。

这无所谓错对,姐姐这么做,也是有她的道理的,因为那是真实故事,我们并不知道姐姐真实的处境。

而在电影里,安然之所以最终被改变,和弟弟有很大的关系。

改变安然的是亲情,而让安然快速产生亲情的是弟弟!

在电影里没有人和安然讲大道理,大人们都非常气愤,姑姑骂了又骂,但是这些价值观都并没有改变安然分毫。

真正让安然改变的,其实就是她和弟弟共同生活的那短短的日子。

金遥源小朋友饰演的弟弟,真的太“天使”了。

他长相可爱,虽然有时候也挺气人,但是心地不坏。

弟弟在影片里,毫无疑问是可怜的,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估计很难抵挡这样的孩子的委屈。看到弟弟在这一场意外以后,要被送养,坦率地说于心不忍,姐姐追求梦想没有错,弟弟只是想留在最亲的人身边,又有什么错呢?这是一种关乎血缘的本能。

而且弟弟真的太懂事了,当他可怜地喊一句“姐姐”,当他和姐姐争吵时大声说“你喜欢我”,谁又受得了。

特别是片尾,弟弟知道了姐姐很想去北京,还在幼儿园的他选择了放手,那么小的孩子主动选择了成全,如何能不让人心疼,又如何能不让姐姐产生对弟弟的爱护之情。

所以在电影里的故事,最终改变姐姐的其实就是弟弟,是弟弟让姐姐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产生了非常浓厚的不可割舍的亲情。

每一个案例都是独立的,姐姐安然的情感不存在绑架的问题,由始至终,她是有选择权的。如果生活中你所面临的选择叫绑架,那么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被生活绑架着。

选择弟弟难道就是放弃梦想吗?就不能两全?

如果在旧社会,如果安然是一个没有什么劳动能力的女子,那么“牺牲”的成分确实更大,但并不是这样的,安然很能干。

选择了抚养弟弟,也许计划被迫改变,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

安然卖掉房子以后,两姐弟一共有100万现金,安然依然可以选择读书,依然可以成为医生,只是路难了一些,需要同时安置好自己的弟弟而已。

比如在完成学业的时间里,弟弟完全可以在全托幼儿园念幼儿园,也可以在寄宿学校念小学,念大学有多轻松大家都知道,抽点时间看弟弟,真心不难。

类似的解决办法真的还有很多,并不是一条独木桥。

所以安然选择是否抚养弟弟,其实并不是在选择是否放弃梦想,而是在选择,是否接受这份陌生的亲情。

在电影里有很多预设前提,父亲拼命想要儿子,伤透了姐姐的心,姐姐念大学以后没有生活在家里,之后弟弟才出生。

所以安然和弟弟确实没见过几面,这才是安然最难接受的东西,这个男孩再可爱也是陌生人。

然而当他们一起生活以后,天使般的弟弟融化了姐姐,母性光辉这个东西真的存在于DNA里,是纯天然的东西。显然姐姐的母性光辉被激发了,所以最后她接受了这份亲情,选择了另外一种活法。

结语

非常赞同导演的说法,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其实并不是想给观众一个固定的答案,只是把问题抛出来。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安然,她们未必遇到这么好的弟弟,她们也未必有100万存款,她们生来就被“牺牲”,她们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关注和关爱。

安然让人想起孙俪扮演的房似锦,她原名房四井,原因是她的妈妈不想要女儿了,差点把她扔进井里淹死。这种重男轻女,毫无人性可言的愚昧,才是最可怕的东西。

言归正传,电影《我的姐姐》你看了吗?

电影我的姐姐安然我的哥哥

标签:我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