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曾说:整个世界的流行音乐都在进步,但我们的华语乐坛还在崇尚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音乐,总得有人站出来,引导大家往前走……
于是乎,他遁入了魔教,想以一种无与伦比的风格,用超前的音乐风格引领华语乐坛前进。
然而,他所代表的现代流行音乐,非但没能前进,反倒沦为暗黑世界里的鬼哭狼嚎,是我们不懂欣赏,还是他偏离了音乐的内核?
如果说任何一种超前的音乐风格总要经历无尽的黑暗,那么,这种音乐也必定要成为实实在在的音乐,要么让人觉得悦耳动听,要么直击心灵,带给人内心的震撼,并非那种毫无意义的胡乱尝试。
八十年代的摇滚风,也曾抛开抒情而柔美的旋律,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那种粗狂的呐喊,起初总让人觉得聒噪,在很多人心里,这就不是音乐,而是一种近乎癫狂的发泄。
当随着那时的部分年轻人开始活跃于世界,摇滚的精神逐渐被彻底打开。
它并不是提纲式、教条式的精神思想,追求的恰恰相反,是一种自由和抗争的表现形式,它的精髓建立在各个独立的乐队和具体的作品之上,每一个摇滚人都诠释着对生命的不同理解,抗拒着传统的音乐模式。
它的出现与盛行始终有它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有着喜欢它的人口基数,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了人心。
后来的说唱风格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要说它们的音乐元素,和传统音乐相去甚远,但并没有阻止它们发光发热。
华晨宇或许也想开辟一条道路,然而,他的理解跟不上自己的梦想,并非说你创新了就是成功,不被人认可,不能打动人心,那就是自我陶醉,而且还浑然不知,也不知面对一边倒的谩骂,他是否深刻思考过。
真正能唱出好作品的人,是不会局限于固定的风格,这是一个音乐人最基本的才能,要说华晨宇是否具备音乐才能,这一点又毫无疑问,然而他真正能拿出手的作品却不知一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晨宇都被冠以音乐才子的称号,作为新生代音乐人,被寄予厚望,也不知是资本的吹捧还是华语乐坛的相互炒作。
然而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他在国内被群嘲,在国外却非常火爆,油管歌曲播放量过亿,好莱坞明星推特表示欣赏。如果他这种风格属于外面的世界,他就不能代表华语乐坛,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看不懂。
难道是文化差异?或者说国外观众喜欢跳大神的风格?
我在想,音乐难道真的需要进步吗?世界文明几千年,都在进步,音乐却不算,最多搞点创新,那也只属于某一种风格,属于音乐的多样化,其根本还是叫音乐。这也不存在音乐退步这一说法。
艺术这种东西,永远不会有年代的区分,经典之所以经典,也并非因为创新才会有,而是需要所有人的认可,时间的沉淀。按照他的逻辑,贝多芬、莫扎特按理说也只能叫过时了,但实际情况是难以超越!
就凭他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我更觉得他不适合唱歌,应该当一个制作人,因为他想法太多,而不是为了音乐而歌唱。
当然,喜欢他的人会骂我,说我不懂欣赏,我权且听之,但仍然保留我的看法。
接下来,我便以我的视角,去剖析他这个饱受谩骂的新生代领军人物。
当然,写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去黑他,风口浪尖之上,我们也只是见仁见智,既不是他的黑粉,也不是他的忠粉,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一个充满争议的音乐人。
一、华晨宇的初出茅庐
我们要看懂一个人,就必须全方位地去了解他,他的过去,现在,以及他的所思所想。
在华晨宇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情有独钟,这也得于父母的熏陶,可以说胎教就让他听着音乐,家里几个姐妹后来都从事音乐工作。
在他三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由父亲带着他长大,从小缺乏母爱,内心变得孤僻。
父亲经常忙于工作,小小年纪的华晨宇往往被同学们追着打,叫他野孩子,一度时间里,他都认为自己是个孤儿,看着父亲,他禁不住疑问:“爸爸,你们是不是不管我了?”
然而父亲的苦,一个孩子是永远无法理解的。他需要父亲对他更加温和,然而父亲却对他非常严厉,即便如此,父亲也只打过他一次,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没有长大,是不会认识父亲的。
自从受了同学们的欺负后,华晨宇就更加内向,不愿意和别的孩子玩,沉浸在自己喜欢的音乐里,他对音乐也就有了更大的兴趣,父亲对他的这一爱好一贯地支持。
小学还没毕业,他凭借自身努力,钢琴快达到十级。初中就给自己定了梦想,要考音乐学院,后来因文化课不及格复读一年,最终顺利进入武汉音乐学院。
而他,一直就是这么一个孤僻的孩子,这一点,对他后来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13年,大四的华晨宇参加快男,他的初赛歌曲是一首自弹自唱的原创无字歌曲,整首歌曲听起来十分压抑,海选评委陶子姐忍不住问他:“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创作出了这样的音乐?”
华晨宇回复说:“其实我以前一直都有点孤僻……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才有了这样的灵感。”
可以说,这就是他骨子里的音乐风格,那种压抑的、强迫的感觉非常浓厚,一个人所表达的东西,往往带有自己的内在情绪,他毫无保留地体现出来。
也正是他这种发自内心的表达,打动了在场的评委,在当时,这种感觉是新颖的,每一个听众,都在思考,思考这音乐背后的故事,思索他为何会这样演奏。
他的出彩,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我们看不见的故事,让人为之共情。
然而,后来的那些参赛歌曲,又多少带着学院派的味道,夹杂着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给人的感觉同样很震撼,无论是谢霆锋,还是后来环节加入的曹格,都对他特别器重。
这一时期的华晨宇,音色饱满,听起来也是格外舒服,再加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一度获得较高的人气。
无疑,他是幸运的,他向在场的所有人,烹饪出了另一种风味的佳肴,最稀缺的,就是最吸引人的。
就连曹格也说:“我坚定不移地支持花花,你就按照你的风格去唱,不用管别人怎么评价。”
最终,他满载而归。
二、近乎压抑癫狂的风格,终究是少数人的共鸣
在快男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华晨宇在一段时间内销声匿迹,并没有趁热打铁,就像很多选秀歌手那样,风光一时,而后无声无息,这或许就是许多选秀歌手出道的一种宿命,起点太高,无法拥有更大的突破。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好声音里曾被誉为民谣新力量的张磊,还有蒋敦豪,亦或者超女出道的安又琪、江映蓉等等,都成了过眼云烟。
人们一度以为,华晨宇也陷入了这样的魔咒。
其实华晨宇从高中就开始组建摇滚乐队,然而快男比赛却没有让他更用心表现自我,更多的是唱一些抒情歌曲。比赛结束之后,他回到了他的起点,打磨自己的个人风格,他在做一次尝试,所以大家并没有看到他立马借此高光时刻亮相博取流量。
他将自己对摇滚、流行音乐的理解注入其中,决定以自己的音乐方式实现华丽转身。
直到2014年伊始,他才以快男冠军的身份参加央视春晚,一曲传统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让人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也让他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同年4月,参加户外真人秀《花儿与少年第一季》,该节目获得极高收视率,华晨宇在这里出现,无异于给自己带来了较高人气,让人们想起了这个曾经的冠军歌手。
有了这两次的前期铺垫,华晨宇终于可以出手了。
就在9月,他在北京万事达中心连开两场“火星”演唱会,只见他一袭红袍,长发遮眼,和曾经那个青涩少年判若两人,场面一度火爆。
开场一首《我管你》,活脱脱地表达出自己对音乐,也是对人生的理解——“我不太能够,顺应所谓的大潮流”,“我不找借口,懂的人自然能看透”,“我管你的感受”……
那是一种叛逆、自我陶醉与疯狂的唯我独尊,不管你欢喜与否,他只做自己理解的音乐。
这样的风格,在当时是极具穿透性的,很符合许多年轻人的思想,他们都追求一种自我沉醉的处世态度,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有很多反叛的思想,为此感到心里疲惫……他吼出了这样一种人生态度。
喜欢的人非常喜欢,厌恶的人也极其厌恶。他的风格,代表着不同年代人的思维碰撞。
对于音乐,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更喜欢抒情而柔美的旋律,这样的音乐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平静,远离了世间繁华,又或者激起了我们相似的情感共鸣。
华晨宇的风格,注定成为异类,让我们这些听不惯的人觉着嘈杂、郁闷、脱离了更为真实而残酷的生活,而生活更多的是兼容它,发泄总是少数。
当他的人气越长越高,骂声必定会此起彼伏。这不是黑他,而是实实在在地让人感觉到了疲倦。
而彼时的他,正是他最为风光的时候,同样,对他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2018年《歌手》第二季,华晨宇作为补位歌手,第四期开始参与节目常驻,一举打破了当时无人能抗衡的Jessie J的三连冠记录,并势如破竹夺下四场比赛冠军,大胆的解构作品,重新演绎,钟兴民评价他的表演“他把流行音乐提升了另外一个层次”。
这一时期,我们明显感觉到,华晨宇的江湖地位节节攀升,各路大咖都在为他发声。或许是流行音乐的内耗过于严重,诸多音乐人都难以找到突破口,面对华晨宇这样着力体现内在情绪的表现方式,就像看到了流行音乐的某一个突破口,这才有了他新生代音乐人领军人物的头衔。
然而我们作为普通人,对于他的这种歌唱方式,却不置可否。
他的方式更偏向于舞台剧模式,每次看见他的现场,你总能看到他抽疯一般的舞台形式,配上歇斯底里的声调,很多人是断然看不明白的。
他似乎很想通过自己的方式走上另一种成功的路,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评价,他都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让爱他的人更敬重,恨他的人更抓狂。
三、华晨宇被黑的诸多原因
第一,成名前后的巨大反差。
他在刚出道时,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带有自闭症的音乐才子,在参加《快男》之前,杀马特似的发型看上去更像一个叛逆少年。
参加《快男》的时候,变化已经很大了,不再像以往那样邋里邋遢,成了韩系美少年。虽然形象大为改观,但性格却很难改变,除了在舞台上能放飞自我,其他时候就显得格外孤僻。
而人们往往对孤僻的孩子有一种好奇心理,总想去听懂他的故事,加上本身不俗的音乐才能,他也就快速出圈,吸引了一大波粉丝。
那时候,没人去批判他,对他的音乐风格抱着极大的宽容,对他本人当然也就无可挑剔。他的梦想之旅,也就更加容易了起来。
随着名气节节攀升,年纪轻轻的他要说没有张狂的体现,几乎不可能,所以说出了那句“整个世界流行音乐都在进步,但我们的华语乐坛还在崇尚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音乐,总得有人站出来,引导大家往前走……”
能说出这样豪气的话,足可见他有多自信!
他践行自己的豪言壮语,一直大卖自己的音乐风格,这也让他招来更大的风浪。
于是乎,有人说他表演的时候,就像癫痫发作,活像神婆起舞一样。不少粉丝为他辩护,说他在舞台上的扭来扭去是恣意忘我的最真实体现,是在表达音乐的情感。
加上他那不伦不类的妆容,
对他的嘲讽却愈发疯狂,很多人不理解:“唱的是什么东西?”
如果说音乐风格是导致他被骂的根本原因,那么他与张碧晨的未婚先孕就是对他人品的质疑。
那么我接下来说第二点,他的行为风格
有很多人认为华晨宇特“装”,至于实际情况,我不做肯定回答,根据网友们的疑惑来出一些问题。
在他成名之后,就有不少人去挖他的背景,结果被人说是富二代,抽烟喝酒烫头都是常态,暗指华晨宇成功出位是因为走了金钱的门路。在我本人看来,这一点有点无稽之谈,他家里再富,也不至于有这样强大的操控能力。
当他和张碧晨闹出未婚先孕的事,一度让人感到惊讶,没想到,这么孤僻的孩子一点也不单纯,和他之前建立的人设大相径庭,这也导致他脱粉无数,加上张碧晨因为和吴莫愁争抢资源被人诟病,对华晨宇也造成一定影响,按照很多人的话说,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当所有针对他的负面言论扑面而来,他自然就黑化了。
但他真正让人看不惯的事,却不仅仅是自己的音乐风格,而是始终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高调,把自己假想成了指点江山的人物。
或许他的江湖地位带有综娱节目的吹捧,让他有了指点一二的能力,所以对其他歌手说三道四,最典型的就是批判李袁杰不懂乐理,毛不易曲子太差。
李袁杰20818年凭借一首《离人愁》串红网络,本身也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创作者,而华晨宇却毫不留情地说他乐理太差,当时让很多人都纳闷,华晨宇什么时候成了音乐界的头牌了?
当他说毛不易的曲子太差的时候,毛不易是很无语的。
每一个音乐人之所以能焕发光彩,总是有他的独到之处,而华晨宇偏偏就看不到别人好的地方,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分辨是非,这本身就是一种粗浅的认知。
人生本就是一种修行,华晨宇此时地位颇高,而为人的修行却太浅。
如果他觉得自己正如自己翻唱的那一首《苦行僧》,那么他的修行的路还相当遥远,此时站得过高,反而容易摔倒。
他的风格来自于曾经的经历,然而曾经的经历却需要一生去治愈。那孤僻的往事,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笔财富,然而这笔财富却不可能一直使用下去。
如果说性格铸就他的音乐风格,那么音乐需要对他的性格来一次暴击,别被性格局限了音乐。
华晨宇到目前来说,依然没有超脱自己的固步自封,总觉得自己想要传达的就是最正确的,就像一个受过伤的女人,一直在给你讲述她是如何的难受,久而久之,任谁都听不下去。
在我看来,性格只是对音乐的锦上添花,你所要做的并非去改造音乐,而是去突破自己。音乐几千年的历史,它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与精进。要改变它,就像要去摧毁整个音乐史,太难了,没有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你就无法在音乐的世界里发光发热。
当华晨宇被所有人淹没时,他是否会从头再来?亦或者说,是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呢?
作为旁观者,我没黑他的意思,更多的是谈论我对音乐的看法,或许也是很多人愿意接受的音乐。
华晨宇快乐男声华语乐坛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