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徐克去美国留学。
有段时间在华人区兼职放电影,其中有部引起了他的兴趣。
是《智取威虎山》。
90年代,他和谢晋导演吃饭。
谢导问他,如果来内地拍戏,想拍什么题材。
他脱口而出:《智取威虎山》。
当时,没人当真,徐克怎么会拍一部样板戏呢?
没想到,几十年后,徐克真的翻拍了《智取威虎山》,且票房大获成功。
而今年春节档,他的《水门桥》不出意料称霸。初六了,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所以今天重点不聊电影好不好看。
我们聊聊。
#徐老怪玩主旋律,怎么整活?#
飞起来的徐克
《长津湖》第一部是三个导演合拍。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人风格各异,互相迁就,也互相兜底。
保证了电影的看点和情感。
到了《水门桥》,绝大部分是徐克执导,其他两位挂名监制。
《水门桥》俩小时,只有一个字——打。
用最简单的故事,承载最激烈的战斗,7连战士的命运也做了最后交代。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7连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炸毁水门桥,截断美军唯一退路。
水门桥背靠峭壁,面临险崖,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
志愿军三炸水门桥,每一次都付出极大代价。电影也就围绕一个点来展开,就是炸。
无人掣肘的徐克飞起来了。
素来以天马行空的徐克飞起来是什么样的?
那真是香港电影“尽皆过火”的最佳注脚。
文戏几无,全是战争戏。
全片都笼罩在炮火中,根本没有回味的余地,情感来不及酝酿,就被爆炸一下摧毁。
一浪接一浪的刺激,持续不断,直到最后结尾。
这是缺点也是优点。人物和情感少了点咂摸回味的空间。
他们全都化作一个符号,那就是不畏牺牲的志愿军战士。
第一部铺垫的谈子为(段奕宏 饰),一开始就已牺牲,唯一的记忆点不是他的个性,而是他的技能,打巴祖卡火箭筒。
其他人,像平河、余从戎、五千里等等。让人记住的也是作为军人的特质,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工具性大过了人性。
也因为炮火不断,让观众没有喘息的空间,人物的牺牲引出的情感,还来不及释放,便又到下一场戏了。
就是,人都被炸麻了。
优点也是如此。没有过多文戏穿插期间,全片都紧绷着,重点全部在战争场面。
三炸水门桥,每一次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惨烈,全部是看点。
在狂轰乱炸的大场面中,有两点细节体现了徐克的个人风格。
一是突兀的残酷。
一个出场不多的人物,何长贵。
第二次炸水门桥,美军支援部队赶来,志愿军撤退。
一个炮弹打来,正打中何长贵,整个人瞬间炸成碎块。
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战争的残酷在此刻体现得太具体,效果比那些大爆炸震撼太多。
二是超现实的传奇色彩。七连打到水门桥的水泵房。
里面一个美军冷眼旁观,在阴影角落里,像鹰盯着猎物。
而后,他从背后杀死一个志愿军战士,像个武林高手。
然后和平河、伍千里打,只用拳脚。
完全动作片的拍法。
飞起来的徐克,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激情和想象力。
他的创意完全撑得起一部商业大片,而且还有富余。
有好也有坏。
在徐克的电影里,完全不愁没有看点,反而怕看点太多,模糊了焦点。
这是他的魔力——
娱乐的魔力
徐克是在香港电影土壤生长出来的天才。
香港电影的精髓在哪儿?
导演庄文强在某乎回答过“什么是港味”的问题。
他说:港片是很功利主义的一个风格。
讲效率,在最短时间制造最多效果。
就是要娱乐观众。
徐克为什么会喜欢《智取威虎山》?
因为好看,有娱乐性。
这个故事太适合他拍了。
虽然是抗日联军剿匪,但这其实是一个卧底英雄的故事。
杨子荣假扮成土匪,投靠土匪头子座山雕,然后和抗日联军里应外合,剿灭土匪。
传奇故事,豪气英雄。
替换一下,可不是一个江湖侠客铲奸除恶的故事嘛。
用现代电影手法翻拍的《智取威虎山》马上焕发新生。票房8亿多。
观众看电影不是来接受教育的。
徐克给主旋律注入的就是这股娱乐精神,把观众当成来找乐子的人。
《水门桥》也是一部娱乐性十足的电影。
有大场面,有传奇英雄,有情感炸弹。
就说最后一次炸水门桥,恐怕只有徐克才敢处理得这么“飞”。
让梅生开着半履带车,伍千里背着铁板,从悬崖峭壁上滑下来。
梅生咬着女儿的照片,想着千里之外的女儿,在爆炸中牺牲,为伍千里赢得了炸桥机会。
这种类似神兵天降的侠客行径,只有徐克才会这么干。
徐克给七连主要角色都安排了一样的结局——在烈火中永生。平河为了炸坦克,自己扛着炸药包去了;余从戎为了掩护战友,吸引美军飞机,在燃烧弹的烈焰中奔跑至死;梅生在隆隆炮火中想着女儿去了。
而伍千里,遗体冻成了冰,被美军的火枪烧着,化了冰,带着冻僵的万里慢慢滑下山崖。残酷、悲凉、浪漫,尽在这一处。
本片最大的情感炸弹在最后。
战争结束,志愿军牺牲巨大。
所有部队集合点名,尽是几百人打到只剩一半,几十人的部队。
最后七连报到,伍万里大声道: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1人!
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站在那里,他的亲哥哥,七连的所有哥哥都已战死在那片冰天雪地,永远回不来了。
无论从制作还是看点来说,这是一部很商业的娱乐大片。其实,如果不特意说明。
普通观众知道这是部主旋律电影吗?
或者说,他们还在意这是主旋律电影吗?
主旋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主旋律电影在百度百科的词条是这样的:
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1987年,广电部电影局局长提出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1989年的《开国大典》成为标志性作品。
于是,主旋律就和革命历史重大题材绑定了。
给观众的印象是,宏大、严肃、深沉。
而现在呢。《湄公河行动》是不是主旋律?
《红海行动》是不是主旋律?
当然都是,电影里都体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但,它们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票房可观。
观众不会拒绝这方面的东西,但首先,电影要让人能看得进去。
徐克和一众香港导演都知道,电影首先得打动观众。他们是被观众“逼”出来的。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有午夜场放映的传统。
导演新片在午夜场放映,借此观察观众的反应。
看午夜场的观众是很不客气的。
看到不好看的地方,直接在电影院骂娘:
哪个导演拍的,出来!砍死他啊。
而导演则在一旁记下观众不喜欢的地方,再回去重新剪辑修改。
于是,当他们拍主旋律时,一定会先想,观众喜不喜欢看,然后再把想传达的思想揉进去。道理再好,没人听也是无用。
导演要做的事,其实只有一个:
把故事讲好。
当故事讲清楚了,里面蕴含的道理自然会被人接受。
我们看《水门桥》,会被残酷的战争场面震撼,会被七连战士感动,也会心疼只有一个人回家的伍万里。
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和平,是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观众能在电影里感受到这份跨时代的“礼物”。未来,还会有一大波主旋律电影。
国师的《坚如磐石》、麦兆辉的《检察风云》、程耳的《无名》等等。
题材各异,有讲扫黑除恶的、有讲打击腐败的、有讲地下党的。
名导配明星,加上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
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就是主流商业片,而商业片最重要的,就是让观众看得进去。其实,主旋律这个分类本来就不应该存在。
邓小平说过: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
按照这个标准,市面上绝大部分电影都是主旋律。
再说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并不在意一部电影是不是主旋律。
也不会因为一部电影是主旋律就高看一眼,或者带着成见。
大多数人看电影的目的没那么崇高,只想看到一部能够打动自己的电影。
引发共鸣,进而引起反思,即为好电影。
我希望,未来有更多主创和观众的双向奔赴,而不是单向灌输。
记住。
观众不需要被说教。
他们只需要被打动。
讲好故事,足矣。
香港电影徐克智取威虎山长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