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2022年上半年最值得看的古装剧是哪一部,那么一定会有很多人推荐这部由陈坤和白宇共同主演的三国谍战剧《风起陇西》。《风起陇西》虽然上线后热度不高,但口碑却特别惊艳,从7.7分涨到7.8分。
《风起陇西》的导演路阳,非常擅长拍摄群像戏,比如在《绣春刀》里,角色众多,却没有一个沦为工具人。
《风起陇西》也是典型的群像戏,每个角色都不是多余的。剧中的演员,完成度也非常高,陈坤演出了陈恭这个“双面间谍”的举步维艰;白宇也刻画了一个身处乱世,却坚持理想和道义的荀诩;聂远饰演的冯膺亦正亦邪,每个演员完成度都非常高。
虽然《风起陇西》故事的时间架构放置在了观众熟悉的“三国”,但是故事的主线却剖开了历史枭雄的阳谋明计,改为寻索国与国之间藏在暗处的“影子”,不论是剧情转折还是全新视角的解读三国都让观众欲罢不能。
如今《风起陇西》已经接近尾声,也让大家更加好奇故事的结局,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猜测一下各位角色的结局走向:
一:陈恭虽能完成任务,但有变数作为《风起陇西》的双男主之一,陈坤饰演的陈恭承担了大半的剧情推动点,也是剧中迷雾最多反转最多的角色。
他既是蜀国埋伏在魏的顶级间谍“白帝”,因为魏国的间谍“烛龙”调换信息而导致诸葛亮北伐失败并且挥泪斩马谡,因此陈恭为了保命不得不想方设法离开魏国,但是紧接着种种迹象又在引导观众相信拿到“烛龙”这张暗牌的人竟然就是陈恭。
尤其是他和柳莹的那一段交谈,几乎可以让所有人断定陈恭就是个双面间谍。
但是越是临近结局,观众也就越发疑惑,被称为《风起陇西》第一“美强惨”的陈恭一路为了脱身从白帝变“糜冲”,又在故事的中段隐约揭开“烛龙”的面纱,每一步都堪称是在刀尖上起舞,在数次生死考验中,他的妻子翟悦身死、兄弟荀诩身受重伤,也让观众更加明白双面间谍的残酷性。
而在马伯庸老师的原作中,陈恭并非“烛龙”,而是诸葛亮先生的人,他不论是深入魏国还是回到蜀地,其实都是在执行诸葛亮的命令,“光复汉室”是他的任务和心中所向,这也是他愿意成为双面间谍的根本原因。
大胆猜测,在剧版《风起陇西》的结局中,陈恭顺利完成了削弱益州的任务,但他能否“功成身退”还是个变数。
二:李严放弃叛国在最近的故事走向中,李严身上的戏剧张力越发明显,尤其是“青萍计划”已经露出獠牙,如果李严和诸葛亮彻底决裂,那么蜀国的政治将会陷入动荡,实力也会大大削弱。
从目前来看,拿到刘禅密诏的李严和即将再次北伐的诸葛亮势均力敌,但事实上,如果李严真的为了私欲剑指诸葛亮,那么很有可能会像原著中那样陷入圈套,被策反后叛国。
但是就目前来看,剧版的《风起陇西》比起故事的悲壮感,更加注重完善每个角色“活着”的感觉,再通过每个角色的欲望或者执念做出行为导向,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圆。
所以就李严展现出来的性格以及对权势的向往,他的确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但是他身上承担的风险也最多,搞掉诸葛亮是因为能够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但是投敌叛国则意味着李严要放弃自己在蜀国打下的全部根基,相比较之下并不划算,以李严的性格和谨慎程度来看,他非常有可能权衡利弊之后守住忠于蜀国的底线。
三:荀诩忙来忙去一场空比起其他角色每个人长八百个心眼的你来我往,白宇饰演的荀诩从头到尾都被剧情“推着走”,不论别人有什么阴谋,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找出“烛龙”,看似游离在风暴之外,但正是因为他抽丝剥茧查案的能力太强,才会把他卷入蜀魏情报战的争斗之中。
也正是因为荀诩找到了和“烛龙”相关的信息,才会让他一次次身陷险地,不但双腿残疾更是胸口中箭,就连陈恭都参与了刺杀荀诩的计划。
但让荀诩想不到的是,对准自己的刀锋和箭矢不仅有敌人,更是有“自己人”。
“烛龙”这张牌并不是敌人埋进来的炸弹,反而是自己人的一把尖刀,所以荀诩其实从头到尾忙来忙去都是一场空。
四:冯膺身死,诸葛亮是幕后操盘手《风起陇西》的角色动机是一个闭环:冯膺想让李严死,而李严恨死了诸葛亮,诸葛亮暗算郭淮,而郭淮命令陈恭除掉冯膺。
从目前来看,提前陷入必死局的其实只有冯膺一个。
作为剧中一个让观众猜不透的角色,冯膺看起来是两面派墙头草,实际上却是一个和郭淮一样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狠人”,他看似不关心“青萍计划”,又从不近美色到折服于柳莹的美,看似只是在故事中把浑水搅得更浑,实际上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光复汉室”的准备,他不怕死,但想用自己的死给诸葛亮铺路。
作为本剧最有城府的角色,诸葛亮显然承担了太多压力,直接从原著复盘,众人追查了许久的“烛龙”在小说里并不是陈恭,而是李严的心腹狐忠将军,而且他同样是诸葛亮安插的间谍,但是在剧中,狐忠的戏份很少,显然不足以撑起“烛龙”的身份,诸葛亮似乎也不再像观众印象中那么足智多谋。
虽然剧情有了很大的变动,但根据推测,如果诸葛亮不是幕后操盘手,那么整个故事的核心将会有很大的空缺,整个逻辑也无法自洽,陈恭也没有了成为双面间谍的信念感。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如何猜测的呢?
风起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