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比较权威的电影榜单有三个。
视与听、TSPDT、电影手册,各自的评选标准和时间不同。
但在日语片领域,《东京物语》逐渐取代黑泽明的地位,成为这三个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日语片,尤其是《视与听》杂志。
自1992年起,《视与听》影评人与导演的投票被分为两份独立的榜单。
每隔十年,《视与听》杂志都会邀请世界各地的影评人和导演投票选出他们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十部电影。
《东京物语》上映于1953年。
在1992年首次入选《视与听》影史十佳,排名影评人榜第三,2002年为第五名,2012年是第三名。
在导演榜单上,1992年和2002年《东京物语》并没有入选,到了2012年空降榜单第一名,足见其影响力。
为什么《东京物语》能成为第一?与1952年排名第一的《偷自行车的人》一样。
《东京物语》之所以成为影史最伟大的十部电影第一名,靠的不是技巧,而是思想与内容。
《东京物语》的艺术造诣很高,观影门槛却很低,意味着电影面向的是大众与专业两个群体,接受更多人的批评。
但在这么多人和不同国家的审视下,《东京物语》在中日欧美的评价依旧很高,是因为片中有每个人都可以共情的爱和现实。
《东京物语》是新现实主义,思想和内容看似俗套,也很沉闷。
但这不是一家东京家庭的物语,而是所有家庭的故事,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以及自己的阴暗面。
这就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他的电影看完后后劲很大,也没有多少娱乐性。
可是他的电影却可以成为经典,因为拍的不仅仅是电影,还是一个人的一生,更是一个人如何为人处事、人情世故,与父母相处的教学片。
看《东京物语》就像品读人生的余味。
每位观众都能在片中拿到部分人生道理,用于今后的生活中。
《东京物语》会不厌其烦地告诉观众生活有时是悲伤的,我们必须接受它,积极地活下去。
小津安二郎在用电影教人们如何去爱、如何包容,如何面对现实,如何平静地活下去,他的电影会让人的生命至少延长三倍。
《东京物语》并不是一眼就能爱上的电影,需要时间的沉淀。
毕竟有些电影,年轻时看觉得很无聊,年长后再看觉得很残忍,有过生活经验,经历了一些人间冷暖,生离死别后回看,似乎一切都平淡了。
《东京物语》就是这样的一部片子。
剧情平淡如水,古典主义的叙事方式,没有多少戏剧冲突,把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娓娓道来,可在这份平淡中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
电影哀而不恨。
哀在父母年纪大了,儿女却离他们越来越远了,哀在不是老人话少了,而是他们没有朋友了。
哀在父母到了儿女家,要看儿女的脸色行事了,哀在老人适应不了时代的变化了,慢慢地被社会淘汰。
不恨在电影中没有一个人是坏人。
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他们过得也不如意,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尽孝心。
他们从乡下来到大城市打拼,与父母渐行渐远,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缠着父母到处玩,趴在妈妈的膝盖上睡觉,跟着爸爸看烟花。
他们都成年为人,成了父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与父母的感情更像是血缘关系的尽义务。
不是他们变得冷漠了,而是他们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跟他们成了两代人,思想、生活差别太大,没有共同语言,聊天也就变成了应付和一问一答,看起来很尴尬。
实际是因为父母不再是他们的世界,对他们的生活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也很难再当他们的老师,为他们传授一些人生经验,反而会招来儿女的嫌弃,麻烦他们唠唠叨叨。
可这又不能怪儿女不孝顺。
他们的未来早已不在父母身上,侧重的肯定是自己的家庭。
父母对他们来说只是维系家的纽带,一旦这根纽带断了,家也就散了,兄弟姐妹之间不会有太多的联系,变成了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人都是会变的,以前有赤子之心,整日窝在父母的怀里,一步也不想离开。
随着时间的流逝,元气满满干翻这个世界的雄心壮志被社会毒打得服服帖帖,心境就会变。
有一段时间会怪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背景,让自己不要活得这么累,潇洒自如一些。
但见过一些世面后,终于认识到父母是普通人,自己也是普通人,一辈子不会成就什么大事业,只是在平平淡淡中活着。
这时候又会理解父母。
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没有享过什么福,却经常忍受我们的坏脾气,还要在外人面前强颜欢笑。
他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肯定因此掉过泪吧,他们听到朋友家的孩子事业有成,肯定怪过自己,担心过我们吧。
可年老的他们却很少在我们面前袒露自己的心声。
仅有的打扰也是关心和问候,不给儿女添麻烦,以一句“子女长大后都会渐渐远离父母”来安慰自己。
我们在城市安了家,父母满怀期待地来城市看望儿女。
我们也想带他们到处游玩,可生活和工作限制着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有时候还会埋怨他们来得不是时候。
事后,作为儿女都会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无情。
可下一次又会如此,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知道亲人之间再怎么发脾气,大都没有隔夜的仇。
这就是所有人从小到大的现状,讨厌变了的自己,但又不得不变成曾经讨厌的样子,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
只是不是每次后悔都有时间弥补。
片中,老三懊恼自己应该坐早一班车,这样就可以在母亲临终前再见一面,但“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能只挂在嘴边,不放在心里。
人这一辈子就是一列火车,“况且况且”地来,“况且况且”地走,喧闹中再见,冷清中再也见不到,一时侥幸,有些人可能就天人相隔了。
《东京物语》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生百态,情感世界的千沟万壑。
一个人时,无忧无怨;两个人时,欢乐无比;三个人时,日渐冷淡;一群人时,各自生活;两个人后,互相扶持;一个人后,时间变得好漫长,后悔不该那么做。
这就是《东京物语》的魅力,从来不在电影中说教,但它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角色,每一个画面都能叫人冷暖自知。
影史第一名东京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