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影片中,吸血鬼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什么改变?

时间:2022-06-01 23:03:07阅读:3721

深居在古堡的吸血鬼“德古拉”,身披黑色斗篷,畏惧阳光,昼伏夜出。身着清朝官服的僵尸,潦牙利爪,双手伸直,双足并拢如麻雀般一蹦一跳地前行,以人之呼吸辨别方位;外表大相径庭的西方吸血鬼与香港僵尸因尸变被联结到一起。

吸血鬼与僵尸起源于各自文化中的古老传说,是人类想象的产物,但同时,吸血鬼与僵尸在东西方文化史上却凝结了人类关于死亡、疾病和灾难的多重记忆,跨越了神话、宗教、文学等众多领域,将病症与社会、文化、历史广泛地联系在一起。

吸血鬼与僵尸携带着我们身体的死亡经验和黑夜般无尽的恐惧记忆,它们的传奇故事成为幻想文学的一个重要亚类,在银幕上它们不断复活,一代又一代经典的银幕形象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更迭。

它们不仅是联系古老传说与现代银幕的图像,在它们的身上更刻写着人类对生命的思考。

电影类型本质上是一个叙事系统,电影故事讲述的本质就是在故事发展时把它指派给“空的图像”。西部片中的白帽子或者歌舞片中的高帽子就是有其意义的,因为他在叙事系统中提供特定的象征功能。

同样地,自香港僵尸电影和好莱坞吸血鬼电影产生之日起,僵尸与吸血鬼这两个银幕影像就作为表意符号与现实的物像产生了象征关系,构成了完整的电影表意系统。僵尸与吸血鬼的形象紧跟着社会的变迁而演变,它们与现实之间的象征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

几乎每个古老的文明都流传着与血液、死亡相关的传说,种种难以解释的现象无一例外都被归咎于一个恶魔身上,在东方,这个恶魔被称为僵尸,而在西方,这个恶魔的名字叫吸血鬼。科学的发展破除了矇昧,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前行,而本是矇昧产物的吸血鬼却好似科学的副产品一般永远留在了历史长河中。

吸血鬼的身影遍布于西方的文艺作品,从早期的吸血鬼传说到讲述吸血鬼故事的小说,再到表现吸血鬼生活的影视作品,仿佛谈到西方大众文化就无法避开吸血鬼这一话题。

吸血鬼身上凝结着人类对自身和世界诸多疑问的思考和追寻,在电影工业发达的今天,我们能够在脑海中轻易地建构一幅关于吸血鬼的图像,因为太多的影视作品为我们生动地展示出了吸血鬼的形象,大银幕上的吸血鬼形象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形象的演变也不断地更新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吸血鬼的历史远远长于美国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但将吸血鬼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当属好莱坞。

好莱坞将吸血鬼这一恐怖形象进行了具有美国文化特色的重塑,从1931年好莱坞的第一部吸血鬼题材影片《德古拉》到2009年风靡全球的《暮光之城》,吸血鬼影片随着好莱坞一起发展扩散,至今,吸血鬼形象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吸血鬼在世界范围内早己具有极高的形象认知度。

从吸血鬼传说到《德古拉》中的文学形象

吸血鬼这一形象在西方的出现要追溯到11世纪的东欧,当时的东欧瘟疫肆虐,在民间故事中,吸血鬼被描绘为带走生命的邪恶角色。但此时对于吸血鬼的形象却没有统一的、具体的描述。东欧自古以来便是多种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不同宗教势力争夺之地,因此,吸血鬼的形象从产生之初就与宗教密不可分。

到了14世纪,基督教将吸血鬼与撒旦的形象合二为一,吸血鬼被解读为无法得到救赎的灵魂,同撒旦一样是魔鬼的象征,而教堂、教义、以及虔诚的信仰是避免成为吸血鬼的唯一方式。

教会公开对外宣称吸血鬼的存在,为了印证这种说法,“一些宗教著作中不仅详细描述了吸血鬼的外形特征,甚至配有插图。”

就这样,教会创造了原本不存在的吸血鬼形象,再利用人们对于死亡和吸血鬼的恐惧来论证信仰基督的力量。

18世纪以来,东欧仍旧盛行着有关吸血鬼的传闻,它们大多讲述了死人复生后攻击人类吸食血液的故事,而这些传闻引发了整个欧洲对于吸血鬼是否存在的讨论,尽管有科学家否定了吸血鬼存在的真实性,却无法阻止有关吸血鬼的传闻在欧洲大陆的蔓延。

在这些传闻中吸血鬼被描绘为常在夜晚出现残害人类的魔鬼,他们由尸体变化而成,死后尸身不腐,但当人们挖出他们的坟墓,却发现他们七窍流血。

18世纪中后叶,哥特文学在英国流行,而吸血鬼那阴森恐怖的形象仿若恰好为哥特文学而生,自此,吸血鬼的形象正式走入文学作品中,不少作家都开始尝试在小说中描绘吸血鬼的形象。而真正使吸血鬼形象走入大众视野,掀起吸血鬼热潮的当属1897年布莱姆斯托克的长篇小说《德古拉》。

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尽管在外形上仍留有吸血鬼的痕迹,“他的脸非常有鹰的特点,鼻梁骨很高.....他的嘴唇看起来很僵硬而冰冷......瘦削的脸上表情坚毅,面色却很苍白。”

但区别于以往传闻中外形丑陋、没有理性的吸血鬼形象,德古拉摇身一变成为了外表冷峻儒雅、理智机警,能够控制人类但心中充满邪念的伪君子。从此以后,德古拉变成了吸血鬼的代名词,吸血鬼的形象也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

从《诺斯费拉图》到好莱坞电影《德古拉》

自小说《德古拉》开始,吸血鬼形象的价值被更多艺术家和电影人发现。

1922年,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茂瑙将吸血鬼的形象扮演到大银幕,世界上第一部吸血鬼影片《诺斯费拉图》与观众见面,片中塑造的吸血鬼奥洛克伯爵,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影片近乎完美地还原了斯托克小说《德古拉》中对于吸血鬼外貌的刻画,奥伯爵外表丑陋不堪,长甲、光头、蝠耳、惨白脸,仿佛“活死人”再世,让人不寒而栗,他惧怕阳光,以吸食人血为乐。“诺斯费拉图”在德语中意味着“病毒携带者”,电影中的奥伯爵不仅是嗜血成性的恶魔,也是瘟疫和灾难的制造者、传播者。

奥伯爵的邪恶比德古拉更甚,他设计引诱哈特到他的住处以吸食哈特的血,虽屡次失手,但他不仅没有放弃反倒计划掀起更大的灾难,他的欲望不只是人类的血液,他将带有瘟疫的老鼠散布到小镇上,一时间,瘟疫爆发,死伤无数。

尽管此时的吸血鬼还不具备我们熟知的超能力,但凡是奥伯爵所到之处即是灾难和死亡,这种直接而真实的视觉冲击力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恐惧感,而在表现主义的布景、构图和光影的烘托下,奥伯爵的狡诈狂暴更加凸显。

《诺斯费拉图》营造出了一种诗意的恐怖效果,它不仅是表现主义电影的巅峰,也是吸血鬼电影的后世范本。从此以后,吸血鬼这一银幕形象开始被观众所接受,吸血鬼第一次取得了美学的胜利。

若说《诺斯费拉图》将吸血鬼带给银幕,那么真正使吸血鬼成为潜伏在人们身边的梦魇,让吸血鬼进入大众文化的,非好莱坞莫属。

20年代,关于吸血鬼的影片只有《诺斯费拉图》和《德古拉》两部。进入到30年代,美国经济大衰退,“电影发行体系重用,一套两晚,或,一晚两套,的放映方式吸引观众,即一张票可以看两部电影,这样的模式促进了B级片的产生。

B级片的制作成本较低,片长较短,约70分钟,既能尽量利用10分钟一卷的电影胶片,又刚好符合好莱坞剧情片片长超过60分钟的要求。”

30年代初,好莱坞拍摄了以《德古拉》和《弗兰肯斯坦》为代表的几部恐怖片,引发了观众的热捧,一方面使环球公司经济状况大为好转,另一方面也使更多公司开始关注恐怖片这一电影类型。

恐怖片迎来了黄金时代,以恐怖片为代表的B级片在好莱坞迅速被批量复制,而吸血鬼主题的恐怖片则更受欢迎。后来的事实证明,吸血鬼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完美匹配。

在黑白片时期,银幕上的吸血鬼形象众多,其中当属由演员贝拉卢戈西贝演绎的德古拉伯爵最负盛名,这一形象出自1931年由陶德布朗宁导演的《德古拉》,这也是影史上第一部有声恐怖片。

贝拉卢戈西饰演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继承了小说《德古拉》中吸血鬼的儒雅气质,摒弃了《诺斯费拉图》中吸血鬼行尸走肉般的丑陋模样,改写了吸血鬼的恐怖银幕形象。

高大健硕的身材,精致考究的服饰,而不管是身着燕尾服或高领斗篷,他的面庞总是儒雅冷峻,神色总是气定神闲,加上得体的举止言谈,俨然一个彬彬有礼的欧洲绅士,德古拉的恶魔形象竟然变得极富智慧与魅力。

《德古拉》直截了当的表现恐惧,不夹杂任何喜剧性调剂,也不在结局设置反转来推翻超自然元素,而德古拉的形象本身也为影片的恐怖气氛造势。

尽管外表高贵优雅,他却依旧是诡计多端,代表着邪恶与杀戮的吸血鬼。这样的反差无形中使德古拉的戏剧动作更具张力,吸血鬼德古拉伪君子的形象昭然若揭。除此之外,德古拉这一形象为影片渲染了两种更深层次的恐惧。

首先,德古拉作为一个看起来富有魅力的外来者,以虔诚的态度想要融入上流社会,但本质上他不过是一个外来的猎食者,一个藏身于现代贵族社会中的邪恶化身,小心隐匿,伺机杀戮。

其次是对欲望压抑的恐惧,当时的审查制度禁止任何直白的情色场面,但德古拉的吸血片段却极具性暗示,影片不再直接表现以尖牙刺入脖颈的吸血过程,而是代之以斗篷遮面的镜头表示吸血,这充满暧昧的动作像极了男女之间的亲吻。男人渴望拥有德古拉吸引女人的魅力,而女人渴望成为德古拉的情人。

这样的形象让贝拉卢戈西一炮而红,同时,德古拉的造型成为好莱坞经典的恐怖银幕形象,受到观众的拥护,于是,吸血鬼迅速融入到流行文化中去。

自30年代吸血鬼在好莱坞安家之后,全世界的影人纷纷注意到这个极具价值的角色,吸血鬼开始了漫漫的银幕之旅。

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拍摄了许多吸血鬼影片,但无论在哪个国度,吸血鬼形象在表现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大体上没有突破由贝拉卢戈西塑造的吸血鬼形象。而此时的吸血鬼影片只聚焦于吸血鬼形象本身的娱乐价值上,对文化层面的关照甚少。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恐怖片格局被《惊魂记》所打破,怪物形象不再是银幕的主流,吸血鬼在银幕上变得无所适从。

于是,吸血鬼电影开始进行跨文化的尝试,通过与不同边缘文化结合做出了更多跨类型的尝试。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活死人之夜》是吸血鬼形象向僵尸形象过渡的一部成功之作,此后,由吸血鬼电影引申出的僵尸电影成为了好莱坞的另一个重要的类型电影。

但必须承认的是,对于观众来说,吸血鬼电影本身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由其引申出的亚类型影片的吸引力。吸血鬼作为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角色,在不同的年代承载着不同的精神寄托,而以德古拉为代表的年代久远的吸血鬼形象己经无法满足观众对于吸血鬼的幻想。

因此堪称90年代吸血鬼影片巅峰之作的《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应运而生,新生代的吸血鬼形象再次走入大众视野,重新掀起了吸血鬼影片的高潮。

30年代的吸血鬼影片仍属于恐怖片的一个分支,而到了90年代,吸血鬼影片中的恐怖元素逐渐被剔除。为了更好地与大众文化融合,各大公司热衷于制造自己的“吸血明星",因此,吸血鬼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

这一时期的吸血鬼开始了由“鬼”到“人”的转变,影片模糊了吸血鬼与人善恶对立的情感边界,“鬼”的造型渐渐弱化,“人”的情感慢慢上升,“吸”的动作得到了更暧昧的渲染。

同时,“血”的颜色大大刺激着观众的感官,这为吸血鬼注入了新的活力,观众在吸血鬼身上看到了无限可能。《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从两个维度深入地挖掘了吸血鬼的形象。

《惊情四百年》自如地跨越了四百年的时空,将吸血鬼的传说凝聚在一条叙事线上,巧妙地将一个死亡故事置换成一个追求真爱的哥特式浪漫爱情故事,使吸血鬼的形象具有了史诗般的宏大气质。

影片摒弃了由贝拉卢戈西塑造的经典吸血鬼形象,由加里奥德曼饰演的德古拉经历了从老年到青年的转变,但无论是身穿红色披风的老年时期造型还是浅灰色燕尾服与墨镜搭配的青年时期造型,德古拉伯爵看起来都与常人无异,加上整部影片的东方色调,吸血鬼的造型变得神秘而浪漫。

影片将德古拉痴情的一面无限放大,他为主出征,九死一生归来却发现深爱的妻子已经殉情,而神父告知他由于死因是自杀,妻子不能升入天堂得到救赎。

愤怒的德古拉拔剑刺向十字架,这是对上帝和信仰的背叛,而那汩汩的鲜血也象征了他的灵魂对肉身的背离,为爱,他甘愿变成为遭人唾弃的吸血鬼,苦苦守候四个世纪。片中德古拉的那句“我跨越时间的长河,只为找到你”也成为了痴男怨女们的爱情宣言。

而《夜访吸血鬼》则从另一个视角窥视了吸血鬼的真实生活,影片改编自安妮赖斯的小说《吸血鬼编年史》,别出心裁的访谈模式让观众第一次深入吸血鬼这个异类的内心世界。

片中吸血鬼的造型突破了银幕上固有的老套呆板的形象,吸血鬼不再是古老传说中的恶魔,而是俊美性感的“吸血王子”,从此以后,好莱坞吸血鬼影片的形象塑造进入了新的阶段。

影片中的两位男性吸血鬼莱斯特和路易分别由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饰演,二人精致的面庞和优雅的造型,美得仿佛从油画中走出的贵族青年,莱斯特苍白纤细,邪魅撩人,狠毒又桀鹫,轻佻又从容,带着血色的惊艳,他像极了一个绝美的“吸血王子”,是无数女性观众心中的完美情人,吸血鬼的形象成为了消费主义社会的视觉消费对象和欲望载体。

而路易颓废纠结,忧郁阴沉,在地狱的边缘坚守着人性,矛盾的自我认同让他始终活在痛苦之中。他不甘沦为吸血鬼,因为对生命仍有敬意,他用动物的血代替人血维持生命,但却再也无法变回人类。

后来他亲手杀死了让自己重生为吸血鬼的莱斯特,这带有“弑父”意味的行为代表了路易的超我和本我始终在拉扯,他终究无法认同自己吸血鬼的身份。

作为一个吸血鬼,他是人类社会中的异类,他的尴尬处境,带来的是无尽的孤独,他不断忍受着生理需求和道德要求的冲突带来的心灵折磨,而这种折磨因永生而没有尽头,对路易来说,永生的诅咒让他陷入了另一个深渊。

影片含蓄地暗示了莱斯特和路易之间的同性情感,路易的身体吸引着莱斯特,莱斯特渴望路易的陪伴,而路易因莱斯特的残暴本性和对自己的不理解而离开他,当二人重逢之时,莱斯特的眼神中满溢着永失我爱的绝望。

可以说,《夜访吸血鬼》创造了一个新的吸血鬼世界,将吸血鬼影片推向了更深的维度,吸血鬼不再是冷血的杀人狂魔,反而开始具备了人性的温暖。

从《夜访吸血鬼》到《暮光之城》

关于吸血鬼的话题似乎总由小说引起,可以说,在吸血鬼电影史上,那些杰出的作品和经典的形象无一例外均出自于文学作品中,例如德古拉、莱斯特、以及在本世纪初家喻户晓的吸血鬼爱德华。

俊朗的吸血鬼爱德华来自斯蒂芬妮梅尔的小说《暮光之城》,2009年,《暮光之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全球重新掀起了一波吸血鬼热,吸血鬼题材的影视剧充斥着荧屏。

而被改造是吸血鬼的宿命,吸血鬼的银幕形象被不断追加新内涵,爱德华自然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观众“有意味地观看”,吸血鬼形象不断注入时代性因素。

在外形上,爱德华继承了莱斯特的美貌,他的年龄定格在少年时期,高大挺拔的身材,白皙的皮肤,鲜红的嘴唇,深邃的眼眸,爱德华的身体如同雕塑般精确。吸血鬼的形象已经完全摆脱了银幕怪物的影子,化身为完美偶像。

《暮光之城》也没有再延续复杂、深刻、沉重的主题,而是聚焦于男女主人公爱德华和贝拉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又将吸血鬼与狼人的纷争、青春校园生活以及喜剧元素纳入其中。整个故事由女主人公贝拉娓娓道来,在细腻的女性视角下吸血鬼的形象被重新定义。

爱德华天性善良,是一个不吸食人血的“素食吸血鬼”,他对贝拉一见而钟情,不惜以吸血鬼身份的曝光为代价去保护贝拉。

爱德华与贝拉的感情包含了所有青春少男少女恋爱的个中滋味,他们的爱情跨越种族却坚贞不渝,许多吸血鬼影片中都有吸血鬼与人类的爱情描写,但值得一提的是,爱德华与贝拉是第一对结成婚姻契约的。

爱德华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身份想象,人们对于拥有像爱德华一样的神秘爱人的无尽想象被激发出来,尽管爱德华的身份是吸血鬼,但他已经无限接近于人类,甚至比人类完美得多,那么拥有一个爱德华般的情人彷佛也近在咫尺了。

在漫长的吸血鬼电影史中,每一部具体影片中的吸血鬼形象都有所不同,可以说吸血鬼影片的发展史本身也是一部吸血鬼形象的变迁史。

但大体上说,20世纪90年代前的吸血鬼具有非常多的相似性,他们畏光、嗜血、独居,大多以恐怖的形象示人。

在2000年前后的吸血鬼影片中,吸血鬼形象的表征得到了极大地丰富,这些共性被一一颠覆,吸血鬼的形象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转换,由银幕的恐怖怪物变为流行文化的代言人。吸血鬼变得更时尚、现代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吸血鬼到形象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

1931-1990,恐怖片时期的吸血鬼形象。“恐怖片的内容和叙事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违背,但在无意识层次上,恐怖片暴露了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种种恐怖因素、如生存的威胁感,事件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和意义的不充分性,以及死亡之谜,等等。当社会处于一个危机和考虑的时期,影坛往往会形成恐怖片风潮。”

30年代的美国正经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让社会危机四伏,人心惶惶的同时也给电影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而此时吸血鬼形象的出现却提振了原本低迷的好莱坞电影,贝拉卢戈西塑造的吸血鬼形象让各大公司看到了恐怖片的价值,吸血鬼的形象带动了恐怖片的发展。

1990-2008,后吸血鬼时代的吸血鬼形象。进入到90年代,世界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好莱坞也对电影实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期将观众重新拉回影院。

此时的吸血鬼形象逐渐摆脱了恐怖恶魔的影子,他们开始融入人类的社会生活,面对生存局面的困境,发出极具哲学意味的思考。另一方面,电影技术的出现还原了人类对于吸血鬼的想象,模糊了现实与魔幻的边界。

吸血鬼的形象己经不再受制于恐怖片类型的限制,向更深的维度探索。2008-至今,消费时代下的吸血鬼形象。

进入21世纪,类型片的发展全面繁荣,为迎合大众消费,好莱坞吸血鬼也在商业化的包装下继续走向与大众时尚文化融合的路径。

青春靓丽的偶像明星代替了恐怖怪异的传统吸血鬼形象,他们不再作为恐怖元素出现在影片中,转而在影片中谈情说爱甚至匡扶正义。

吸血鬼的形象经历了由“非人”到“人”的巨大转变,由暗黑恐怖变得时尚迷人。吸血鬼影片也不再是恐怖片的一个具体样式,在吸血鬼形象的带动下,吸血鬼影片变得包罗万象。

欧美明星贝拉好莱坞德古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