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上海一度是打拼者们的梦中情市。
高楼临宇,GDP逐年递增。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选择待在舒适圈是不上进吗?”
你可能也发现了,近两年,有大量文章鼓吹“跳出舒适圈”,导致很多人形成了“待在舒适圈=不上进”的认知。
他们坚信,待在舒适圈,人就废了,就会被社会淘汰,被时代抛弃。唯有跳出舒适圈,历经痛苦,才能成事。
确实要跳出舒适圈,但绝不是「盲目跳出舒适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知道你有什么、要什么、能放弃什么,否则你越努力折腾,可能只会越痛苦。
01跳出舒适圈,是我听过最毒的鸡汤演员黄小蕾在某节目中,分享了自己因“跳出舒适圈”,遇到了更差的自己,更糟的生活,甚至把自己卡到了瓶颈里。
当年,她因出演《射雕英雄传》中傻姑一角,被很多观众熟知,后来陆陆续续又演了很多同类角色,因为演得好,被圈内称为“疯傻专业户”。她自己并不排斥,但她的妈妈不希望她继续干演员这行。于是,黄小蕾从自己的演艺舒适圈一下子跳到了IT行业,可面对那些术语,她真的是一窍不通。之后又跳到了主持行业,但最终黄小蕾还是决定跳回自己的舒适圈,踏踏实实做一个演员。跳出舒适圈的黄小蕾,没有如她妈妈所愿,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是处处碰壁,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跳来跳去,跳到怀疑人生。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劝你跳出舒适圈,却没人告诉你为什么要跳,跳出去的后果是什么。曾有网友在微博询问蔡澜如何走出舒适圈,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些人会给出长篇大论的“方法”,但蔡澜的答案只有两个字:“为何?”当很多人在计划跳出舒适圈时,蔡澜先生用两个字直击问题本质。是啊,为什么要跳?待在舒适圈里,不好吗?蔡澜曾说:“把自己已经取得成绩和生活习惯妖魔化,真的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让你努力”的鸡汤可能用处不大,但“劝你跳出舒适圈”的毒鸡汤一定是害人的。可能有人会反驳我,当然不能待在舒适圈里。可到底什么是舒适圈,你或许都搞错了。
02你真的在舒适圈里吗?三年前,我带过一个实习生,小伙子人很上进,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两个月过后,我却感觉到了他对工作的敷衍,交代给他的活儿,小错频出,这种情况,明显就是态度出现了问题。我想着再过几天就找他聊聊,没想到,他主动找到我说要离职。我问他为什么走,小伙子也没藏着掖着,坦诚说出了原因:“我觉得已经不能在这份工作中学到东西了,现在干的活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我得跳出舒适圈,提升自己……”一个入行不过才两个月的新人,就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行业的大部分知识,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舒适圈,这是他对舒适圈最大的误解。舒适圈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所以又称为心理舒适区。当一个人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对于目前的工作完全游刃有余,遇到各种情况都能够顺利解决,那么这个人就是在舒适圈里了。要想达到这种水平,不仅需要刻意精进,还需要时间的复利。两个月、两年肯定不够。实习生以为自己进入了舒适圈,真实情况是他刚摸到行业的大门。正如黄小蕾所说:“哪有无缘无故的舒适,所谓舒适圈,分明是自己一砖一瓦拼死拼活筑起的港湾。如果你不顾死活,非要跳出去,那说明那个圈本来就不是舒适圈,顶多算个委曲求圈。”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迪奇曾提出行为改变三圈理论:舒适圈、学习圈、恐慌圈。
当你处于舒适圈时,可以完全应对手上的工作,会感到有安全感;当你处在学习圈时,会面临挑战,但不会感到太难受;当你跳入恐慌圈的时候,面对远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务,大有可能会崩溃。由此看来,跳出舒适圈,是反人性的行为。任何与人性对抗的努力,往往都是无效努力。比起跳出舒适圈,扩大舒适圈才是有效的成长路径。
就像李诞说的:“与其跳出舒适圈,不如扩大舒适圈。”
03真正有效的成长是不断扩大舒适圈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轻易跳出舒适圈。比如股神巴菲特,他的投资原则之一就是不投不了解的公司。他曾说过:“我们要确定我们选的是对的,但是对于不懂的,我就不投资。如果有1000只股票,对999只我都不知道,我只选那只我了解的。”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所以不轻易踏出舒适圈,不做高风险的事情。其实,跳出舒适圈不仅反人性,还存在很大风险。很多人都从好不容易构建的舒适圈,跳到了火坑里。《认知觉醒》中写道:“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如果步子太大,跳出了舒适圈,你会因痛苦而很快放弃。相反,不断拓展舒适圈的边缘,把擅长的领域不断扩大,将学习圈慢慢变成舒适圈,这样循序渐进的成长,是最有效且能持续的。那么该如何扩大舒适圈呢?1、以擅长的事情为圆心,努力打造出一个舒适圈。你有擅长的事情吗?如果没有,就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寻找。比如如果你喜欢看书写文章,就可以考虑去新媒体行业。你将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了吗?如果没有,就别天天想着跳出舒适圈,因为你还没圈。沉下心来,不断攻克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踏踏实实把从事的行业摸透。当你接到棘手的任务不再手足无措的时候,当你的专业能力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的时候,你就打造出了自己的舒适圈。
2、不断外扩舒适圈边缘,将学习圈扩大为舒适圈。我有个朋友,前两年公众号做得不错,文章写得好,拿下不少10W+。今年年初,他开始主攻视频,在小红书、B站等平台更新,如今也是拥有十万粉丝的博主了。做公众号早已是他的舒适圈,但内容行业变化很快,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把空闲时间用在刷视频上。如果他一直躺在舒适圈里,就会走上下坡路。无论是文章还是视频,都是内容,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他是在舒适圈的边缘,学习与自己擅长领域相关的东西。从拍摄到剪辑,从文案到呈现,在每天的实践中,他越来越得心应手,做出的视频质量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做视频不仅提升了他的文案能力,还帮助他开拓了新的变现渠道,这才是正确的成长姿势。
03
作家王欣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很认同:
“最蠢的事,便是弃自己的优势不顾,拼命要去跟人拼短板,突然转行去跟内行人比专业——然而,这就是所谓的‘跳出舒适区’。
以及,那些不怀好意、张口就劝你走出舒适圈的人,都是要用你的焦虑挣钱。”在如今这个不确定性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焦虑。但千万不要随意听从别人的建议,盲目跳出舒适圈。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用心打造舒适圈,然后在慢慢扩大中,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黄小蕾蔡澜新型冠状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