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儿”茅惠芳:遭人诬陷,愤然回国,起诉多家媒体,终洗冤屈

时间:2022-08-05 17:07:04阅读:310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72年,芭蕾舞电影《白毛女》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演出。

《白毛女》电影算得上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部作品,它改编自芭蕾舞台剧《白毛女》,而这样一部优秀的舞台剧,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家喻户晓。

因此,当电影版本上映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了热烈的好评。

而作为本剧的主角之一,年轻貌美的茅惠芳自然也是一炮而红。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茅惠芳都是一个顶级的好演员,她曼妙的舞姿和优秀的表演,征服了一票观众。

但是,俗话说得好,“人红是非多”。老实本分的茅惠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意外走红竟然会让自己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2000年,一篇名为《“喜儿”茅惠芳浮沉录》突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书利用一些编纂的小故事夺人眼球,但是也对茅惠芳本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一向低调的茅惠芳终于忍不了了,随后对发行和刊登本文章的多家媒体进行起诉,而这场跨世纪的官司,最终以茅惠芳的胜诉而告终。

至此,泼在茅惠芳身上的“污水”终于被洗刷干净。

那么,在茅惠芳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走进这位传奇女演员的人生。

1.《“喜儿”浮沉录》

2000年,远在异国他乡的茅惠芳突然接到了亲戚的一通电话。

电话里,亲戚的语气听起来异常地着急,似乎是遇到了什么很严重的问题。

茅惠芳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不着急,你慢慢说。”

舒了口气,亲戚这才娓娓道来。原来,就在最近,国内的图书市场上有一本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来亲戚对这并不感兴趣,但是听别人说,这是关于茅惠芳的,于是亲戚便买来打算看看。

但是,还没翻看几页,亲戚就察觉到了这本书的歹毒用意。

这是一篇名为《“喜儿”茅惠芳浮沉录》的报道,该报道作者声称这是纪实文学,也就是说,该作者承认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全部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但是,当这位亲戚看了一段时间之后,很轻易就发现了书中的漏洞。书中写到的事件大部分是假的不说,该书的意图显然也是在诋毁茅惠芳。

这位亲戚和茅惠芳的关系很好,自然了解茅惠芳的为人。

亲戚想要立即把这篇报道拿给茅惠芳看,但是彼时茅惠芳并不在国内,通知过去也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于是,这个亲戚便打算自己联系出版社,质问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是,当亲戚把电话打到出版社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已经完全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了——该报道已经发往全国各地,销量更是好得一塌糊涂。

“这明显就是往你身上泼脏水啊!”电话里的亲戚十分愤怒。

听到这样的事情,茅惠芳也显得不可思议,自从来到国外,自己几乎没有关注过关于自己的报道,更何况,彼时茅惠芳已经离开大众视野有些年头了,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挂了电话,茅惠芳马上托自己的朋友买来了这本书,打算自己看下这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可让茅惠芳气得不轻。

在这篇报道里面,茅惠芳俨然被描绘成了一个“花瓶”,只会依靠着自己的美色上位。不仅如此,该书作者还表示到,在那段特殊时期,茅惠芳为了自己的事业,还巴结过位高权重的高官。

该书作者写道:“在巴结完之后,茅惠芳的演艺生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仅频繁地进行演出,更是在演艺圈达到了呼风唤雨的程度,而茅惠芳本人也是野心勃勃,更是直接跨进了政治舞台……”

茅惠芳一看就明白,这很显然就是那些三流作家为了博人眼球编纂出来的假新闻。

“这样的话也会有人信?”茅惠芳不禁感到疑惑。

如果说前面的这些内容作者是利用民众的好奇心和对那段历史的猎奇心理进行的编纂,那么后面的内容就是子虚乌有了。

“当时局转变的时候,‘戏子’茅惠芳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灾难已经到来了,随着一系列事情的发生,作恶多端的茅惠芳也最终被送进了监狱,结束了她这段罪恶的经历……”

不得不说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文学功底还是有的,这段话里的每个字都暗藏杀机,而第三人称的叙述看似将自己置身事外,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作者亲眼看到了这样的事情一样。

有这样的文笔,不去创作文学作品,反而来栽赃别人,实在是令人恶心!

看完这篇报道,茅惠芳气不打一处来。

这么多年以来,茅惠芳不敢说自己做到了十全十美,但是怎么着也是无愧于自己的演艺生涯。自从自己开始在舞蹈学院学习以来,茅惠芳始终将自己的演艺生涯放在第一位,每日每夜都在不停地练舞,为此不知受过多少的伤。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优秀的演员,茅惠芳对演戏之外的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比如广告啊,宣传活动啊,每当有人请茅惠芳出席的时候,茅惠芳总是会委婉拒绝。

彼时彼刻,茅惠芳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她几乎算是告别了演艺生涯,全心全意将心思花在了家庭上面,她平日里几乎不露面,为人甚是低调,她甚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诬陷自己。

这不是件小事,况且这篇报道里面的内容很明显能够看出来一些政治倾向,倘若这件事情的影响继续扩大,那么茅惠芳本人将会受到更大的质疑,甚至威胁到自己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茅惠芳和自己的丈夫商量了一下,马上订了回国的机票。

在回国的飞机上,茅惠芳很是难过,她不明白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诽谤,回顾自己的人生,她几乎从未做过任何坏事。

2. 艺术家的人生

1947年,茅惠芳出生于上海市。茅惠芳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当时的上海算得上是多种文化的交流地带,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充斥着茅惠芳的童年。

茅惠芳很喜欢跳舞,只要听到音乐,茅惠芳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扭动起来。

茅惠芳的家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虽然家里并不是什么富裕家庭,但是其父母还是很开明的,看到女儿不仅喜欢跳舞,还跳得有模有样,马上就把年幼的茅惠芳送去了上海舞蹈学院。

茅惠芳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于是便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在了跳舞上面。她每天把自己关在练舞室,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复杂的动作,也正是这样的练习,让茅惠芳的舞蹈技巧越来越好。

舞蹈学院的老师也能看出来,茅惠芳不仅有天赋,而且还很努力,于是便不遗余力地培养她。

舞蹈不仅磨人心性,而且还能塑性。

在练习舞蹈的那几年,茅惠芳逐渐长大了,年轻的茅惠芳美得像是出水芙蓉,再加上练习舞蹈独有的气质,许多男生都对她一见钟情。

但是茅惠芳当时对男情女爱并不感冒,因为她们学舞蹈的都明白,培养一个舞蹈人才不容易,应该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演艺生涯,那就意味着要晚一点结婚,因为结婚生子会对跳舞产生很大的影响。

1965年,芭蕾舞剧《白毛女》公演,年轻貌美的茅惠芳轻松当选主角“喜儿”,这一年,茅惠芳十八岁,十八岁的她因此走入了大家的视野。

这部《白毛女》收到的评价很好,在陆陆续续演出了六年之后,剧组决定将《白毛女》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而一直担任主角的茅惠芳更是众望所归,继续扮演“喜儿”一角。

1972年春节,随着电影版《白毛女》的上映,茅惠芳直接成为了全国的大明星。

突如其来的走红并没有让茅惠芳迷失方向,相反,她更是将此作为督促,日以继夜地练习舞蹈,希望能够拿出更好的作品献给观众。

随后的几年里,茅惠芳先后出演了不少的角色,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喜儿”的角色还是更让人印象深刻,作为国民女神,百姓们也都是亲切地称其“喜儿”茅惠芳。

1979年,三十二岁的茅惠芳和沈维滇结婚,不久后诞下一子。

沈维滇是物理系出身的,而且在该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彼时茅惠芳已经逐渐淡出舞台了,更多的是操心家庭的事情。得知丈夫沈维滇决定赴美攻读物理系博士,茅惠芳便跟随丈夫去了美国。

夫妻两人就这样留在了美国,他们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和家庭,其儿子也是很有出息,在美国名校就读,茅惠芳也是十分享受这样的美好生活。

但是谁都没想到,这样宁静的生活竟然会被一篇报道打破。

3. 洗刷污名

下了飞机之后,茅惠芳马上联系了朋友介绍的律师,并且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事务所,对这件事情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商讨。

根据茅惠芳的要求,一纸诉讼状送到了该报道的发行方。

诉讼发出后,很多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和报道,一个记者采访到了茅惠芳昔日的好友董锡麟,他曾在《白毛女》中饰演“喜儿”的父亲,他本人和茅惠芳一起合作多年,自然也是对茅惠芳十分了解。

“我看到你们说的那篇报道了,那篇报道简直就是乱说一通,我比茅惠芳年长不少,我们一起共事多年,我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于我而言,她不仅是我的学生,更像是我的孩子,她平日里为人正派,乐于助人,练舞也是十分认真,多么好一个孩子啊,竟然被他们说成那个样子,有没有良心!”

董锡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我看啊,这个作者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为了博人眼球,单纯的炒作行为罢了,但是你们知不知道,这样无底线地炒作很有可能会对别人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该书作者名为罗学蓬,在之前的报道中,他总是将自己放在道德的至高点,当记者提问这些故事都是从哪里听来的时候,罗学蓬总会故作高深地回答:“这都是从现存的史料里面搜集来的,都是有史可依的。”

但是,当他收到起诉状的时候,还是不免吓了一跳,他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事情会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于是赶忙在报纸上澄清:“当时进行史料搜集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名为‘芳芳’的人当作茅惠芳了,这是我的失误……”

由于这篇报道被多家媒体转发,因此,许多媒体也站出来摆脱自己的责任,实在是让人觉得好笑。

但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茅惠芳绝不会轻易绕过他们。

尽管罗学蓬等人花了不少的工夫洗清自己的责任,但是法官还是要求其出席法庭。

开庭前,茅惠芳等人也收集了不少的资料,同时,罗学蓬的那篇报道更是成为了“犯罪”的主要证据。

不仅是茅惠芳,许多茅惠芳的朋友和之前一起共事的同事也都出席了这场开庭,以此来表示对茅惠芳的支持。

法庭上,刚开始罗学蓬还是妄想能够甩锅给其他人,一个劲儿地说自己不过是弄错了罢了,并不是存心想要诬陷茅惠芳。

但是,茅惠芳等人也不是好惹的,她们拿出了罗学蓬在多个公共场合接受采访时的言论,这些言论无一不表明了罗学蓬的真正意图:那就是以此来让自己声名显赫。

庭审进行了很久,在法官和原告方的追问下,罗学蓬终于顶不住压力了,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为此感到抱歉。

最终,罗学蓬以诬陷他人的罪名按要求赔偿茅惠芳人民币二十三万元。

事后,茅惠芳接受采访时说到:“对于这场案件,我想做的不过是还自己一个清白而已,但是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就有可能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希望当我们面临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能够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茅惠芳(右)

末了,茅惠芳补充到:“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少一些这样的无良作家,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是为百姓服务,不应该是为了虚名,更不能为此炒作诬陷他人。”

事件过后,原本大赚一笔的罗学蓬直接“一夜回到解放前”,而茅惠芳等人则是重新回到了美国,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这件事情发生在二十一世纪初,距今已经过了二十年左右了,但是,尽管时过境迁,这样的事情在今天仍是不断发生。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每天都会从各大门户网站上接收到不同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全都是真实的。

现代人都有猎奇心理,大部分人都喜欢看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但是,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地分辨出事件的真伪。

同时,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上的只言片语对别人进行嘲讽或是谩骂,这是不道德的,更不利于绿色网络环境的形成和维护。

电影白毛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