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囚代号6742,出演“赛金花”成为上海才女明星,红得让江青嫉恨

时间:2022-09-22 09:02:12阅读:3120

在近代中国那段风雨飘零的革命年代,涌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革命志士,甘愿为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这里面除了有非常熟悉的中央特科特务,还有不甚熟悉的电影业中的明星演员。

其中,王莹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王莹

她通过自己出演的影片,揭露了国民党的阴险狡诈和日军的残忍暴虐,她的影片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尽管王莹在成年后,享受到了颇高的名望,但是她的一生却并非一帆风顺的......

一、坎坷的幼年生活

1913年,王莹出生于安徽芜湖市,原本家庭幸福的她,却在8岁那年经历了母亲的离世。

而这也成为了王莹噩梦的开始。

母亲离世后,父亲带着王莹前往南京谋生,很快王莹的父亲就有了新的妻子。

然而这个后妈对王莹并不友善,后妈认为王莹是个累赘,几次要把她赶出家门。

9岁的王莹常常坐在家门口独自垂泪,而她懦弱的父亲面对新妻子对女儿的虐待却无动于衷。

一年冬天,王莹再次被后妈赶出家门。

这一次,王莹碰到了正巧来女婿家看外孙女的祖父。

外孙女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祖父对着王莹家的大门破口大骂。

但是大门始终紧闭,这个窝囊的父亲连出来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祖父见这一家人无情无义,拉着外孙女就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祖父把王莹送到一所教会学校技术读书,已经10岁的王莹终于有机会上学,后妈的虐待让她立志长大一定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她在学校里发奋读书,各门功课都是班里最好的。

正当王莹心怀着读书报国的期待时,她的“父母”却再次出来作妖。

1923年,王莹的父亲家里缺钱,而后妈想了一个主意,将呆在祖父家的王莹卖给大户人家做童养媳。

于是,两人商量后,联系上了一个姓薛的大户人家,以5000块大洋的价钱悄悄地把王莹卖了。

这时候还在学校读书的王莹对于自己已经被父母卖了一无所知,直到薛家来了几个人强制性地将王莹从学校带走。

王莹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和祖父见上一面,就被带到了一户陌生的人家里。

王莹惊恐地看着四周的环境和陌生的面孔,内心既无助又惶恐。

薛家人对王莹说:“你爹娘把你卖给我们家当童养媳,以后你就是我们家的未来儿媳妇了。”

王莹听到薛家人的话,心早就凉透了,没有想到即便她已经离开家里,她的父亲和后妈还是不愿意放过自己,榨干了她最后一点利用价值。

在薛家,王莹受尽冷眼和嘲笑,她每时每刻都想着逃出去,但是每次都是被抓回来一顿毒打。

终于在一年后,王莹找到了机会,在薛家仆人从后门扔垃圾的空档,推开掩着的后门,不管不顾地在大街上跑。

她跑了很久很久,直到她觉得薛家人再也找不到她了,才放慢了脚步。

王莹抬起头,周围一片陌生的环境,她没有钱、没有家人,甚至在逃出来以后都不知道要去哪里。

她乞求好心的路人给她一些钱让她去汉口找祖父。

可不想,到了汉口之后,王莹却得知祖父已经去世的消息。

王莹怀着悲痛的心情,找到了住在汉口的舅舅舅母,好心的舅母收留了她,并且把她送到湖南长沙的湘雅医院护士学校学习。

至此,王莹才总算脱离了魔爪,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然而,王莹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等待她的是一举成名的转机。

1927年,北伐战争失败后,王莹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在队伍中,王莹遇到了自己在护士学校的老师阿英,阿英老师是一名地下党员,负责的是共产党的文艺宣传工作。

在阿英老师的革命思想熏陶下,王莹决定加入党组织,为共产党事业贡献力量。

于是,在阿英老师的带领下,王莹和二三十位同学走上了一条“文艺救国”的道路,投入到了方兴未艾的左翼话剧运动的大潮当中。

王莹先后加入了由阿英、夏衍等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和“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这里聚集着冯乃超、孟超、陈波儿等名重一时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王莹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始走上话剧舞台,并且逐渐崭露头角。

二、“选角”事件得罪江青

王莹的演艺生涯就这样意外的开始了。

王莹

从话剧演员到电影演员,王莹迎来了自己事业的春天。

她所主演的话剧《少奶奶的扇子》、《西线无战事》、《阿珍》等等剧目使电影业对于王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她真挚而感人的演技常常让台下的观众泪如雨下,感同身受。

也因此,王莹逐渐走上了电影银幕,成为了战乱年代冉冉升起的一颗革命新星。

1930年,王莹没有忘记自己党的初衷,在阿英老师和阳翰笙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她便加入了瞿秋白成立的“左翼电影小组”,使得中国共产党初步确立了对电影运动的领导权。

在当时,党之所以对于电影这样的文娱事业如此的重视,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涵。

自古以来舆论导向所发挥的作用能够摧毁一支强大的军队,而通过电影振奋鼓舞人心、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也成为了我们党在战乱年代掌握舆论领导权的一种表现。

因此,电影业便成为了党的宣传工具。

王莹进入电影业后,因为细腻的演技获得了全国各地观众的称赞,她的影片《包身工》、《女性的呐喊》、《铁板红烛泪》等也迅速的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王莹并没有被富贵和名利迷失双眼。

尽管王莹是演员出身,但是她对于文学的热爱不亚于演戏。

在事业的顶峰期,王莹选择了请前往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文学系留学。

这颗新星也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当中。

王莹

当王莹学成归国之时,国内的导演们得知王莹回来的消息,纷纷找她接戏。

但在这期间,王莹“得罪”了当年同为演员出身的江青。

这也为王莹以后的演艺生涯买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当时江青的艺名叫蓝苹,王莹留学回来时,江青刚出道不久,当时两人因为夏衍导演的影片《自由神》人结识,两人在影片的拍摄中配合默契,形同姐妹。

江青与王莹的合影

但是,两人终究因为利益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1936年,上海“四十年代剧社”安排夏衍拍摄《赛金花》这部话剧,这部剧聚焦于一位京都名妓赛金花的故事,揭示了国民党对日本侵略者卑躬屈膝的丑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选角上,夏衍却犯了难。

当时大家一致推选王莹为“赛金花”的人选,但是已经小有名气的江青认为这是自己一举成名的大好时机,于是在“赛金花”的角色上极力争取,多次找到夏衍要求他选自己为主角。

江青

可是,夏衍已经明确地告知她,主角已经定了王莹。

这下江青不乐意了,在话剧社里胡搅蛮缠、大哭大闹,非要让话剧社的人重新投票。

无奈之下,夏衍召集大家进行再一次的投票表决。

令人尴尬的是,江青在第二次投票中依然落榜,最终还是王莹拿到了“赛金花”的角色。

这件“争角色”的事情在整个上海闹得沸沸扬扬,江青不仅丢了面子,演艺生涯也受到影响。

王莹

《赛金花》排练完成后,在当年11月便在上海举行了大规模公演,首次公演观众就达到了3万人左右,并且迅速火遍全国各地。

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够观看这一话剧,夏衍决定带着《赛金花》剧团在全国各地进行巡演。

但是,巡演的道路确实困难重重,尤其是南京。

王莹

当时的南京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所在地,而这部揭露国民党丑恶嘴脸的话剧自然受到了国民党的强烈抵制。

王莹在南京演出时,南京的宣传部部长张道藩指使特务向舞台上砸东西。

即便是这样,王莹还是坚持演出到最后。

王莹

也正是因为王莹的不屈不挠,让她和她的代表作在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是,《赛金花》却成了江青心中难以消除的疙瘩,她把自己的落败全部怪罪与王莹。

并且在30年后,将王莹和他的丈夫谢和赓打成“右派”,进行长达8年的监禁和严刑拷打。

三、惨遭迫害被江青折磨致死

随着《赛金花》火遍全国,抗日战争也随之打响。

在日军侵华的炮火之下,王莹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使命。

她和同伴们成立了“中国救亡剧团”,并投身到全国各地的义演当中。

他们将自己演出赚得的费用全部捐赠给党组织,使其能够购买军需物资和医药器械,以供前线战场的需要。

1942年,巡演回来的王莹接到党组织的命令,开赴美国,成为了在美国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使者。

在美国,王莹不仅和美国的著名作家赛珍珠结为好友,还在13年的美国生活中写下了《宝姑》和《两种美国人》两本著作。

然而,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中美关系迅速恶化,王莹和丈夫谢和赓辗转经历了许多挫折,才在周总理和美国的交接下,被送往中国。

此后两人便住在香山脚下“狼见沟”村,过着平静的乡野生活。

王莹

出色完成任务的夫妻二人原本可以继续享受生活,可是噩运再次降临在王莹夫妇身上。

1967年7月1日,王莹和谢和赓正在家中干活,突然一伙人冲进他们家里,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砸坏了,随即便将谢和赓和王莹抓了起来。

王莹挣扎着说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抓我们?”

其中一个人说:“你俩是美国的特务,是‘大右派’!”说着便强行把夫妻二人押上了车。

王莹二人就这样以“叛徒”、“美国特务”的罪名被关进了北京的秦城监狱。

王莹和谢和赓

而这一切,都是江青的阴谋。

被抓捕之后,王莹和谢和赓被分开关押审讯。

在长达四年的审讯中,王莹坚决不屈,结果在严刑拷打之下,王莹下肢瘫痪,终生残疾。

谁都没有想到,当初在观众面前美丽俊俏的姑娘,会被折磨得不成人样。

王莹

1972年11月,王莹终究没有熬过去,在4年的折磨之下,带着一身的伤痕离开了人世。

而此时的谢和赓对于王莹的离世毫不知情,他还在顽强抵抗着,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和妻子重逢。

王莹死后,狱方没有通知她的任何亲属,而是悄悄地将她火化,骨灰盒随意地丢弃在一个殡仪馆的角落里。

甚至骨灰盒上,都没有王莹的名字,只有一个代号“6742”。

王莹

1975年5月15日,谢和赓终于被解除监禁,重获自由。

当他满怀期待地在监狱门口等待着王莹的身影时,却得知妻子在一年前已经去世的消息。

谢和赓仿佛自己心里唯一的一盏灯熄灭了一般,顿时眼前一黑,倒在地上。

谢和赓

妻子的离世,使得谢和赓几乎失去活下去的希望。

他找遍相关人员,问遍能问的人,才找到了被遗弃在殡仪馆中的王莹的骨灰。

谢和赓抱着妻子的骨灰嚎啕大哭,长达8年的思念和期盼全部成为了泡影,如今能够陪伴自己的也只有妻子的骨灰。

王莹和谢和赓

就在谢和赓万念俱灰的时候,他收拾妻子的遗物,找到了《宝姑》和《两种美国人》的手稿。

谢和赓拿着稿子思索了许久,决定将妻子的手稿编纂成书出版,这也是他能够为妻子做的最后一件事。

1976年,在满山摇曳的绿叶红花之中,谢和赓将王莹的骨灰埋在了香山半山腰的空地上。

这里埋葬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周信芳,谢和赓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各优秀的艺术家们长眠于此。

谢和赓看望妻子

谢和赓静静地守在妻子的墓旁,看着满山摇曳的红花,仿佛看到了王莹的身影......

话剧赛金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