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我曾无比讨厌父亲,长大后,我却万分感激他

时间:2022-09-25 11:07:18阅读:1084

自从2021年10月份出席完“中国时尚盛典”以后,董卿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了。

可即便如此,每每提及她的名字,外界对她的喜爱和赞美,也鲜少有过衰退。

毕竟,在此之前,她可是无数中国观众心目中的女神级人物。

从春晚舞台上十三年的精彩亮相,到《中国诗词大会》上四年的妙语连珠,再到《朗读者》上三年的出口成章,她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就连在央视纵横多年的倪萍,也多次在公众场合对她赞不绝口。

毫不夸张地说,董卿早就已经活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样子,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了无音讯,大家的心里依然为她留存着位置。

只可惜,外界的支持和赞誉,并没有消除董卿的自卑情结,她本人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的内心深处至今仍然弥漫着深深地自卑。

令人意外的是,造就她自卑性格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父亲。

董卿的父亲名叫董善祥,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虽然他的学历很高,但是家庭条件却非常贫困。

出身于农村的他,在十一二岁的年纪就失去了父亲。

自此,便和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减轻母亲的生活压力,董善祥小小年纪就扛起了家里的重担。

在其他小孩还无忧无虑的年纪,他就需要一边兼顾功课,一边去河里抓虾捕鱼,然后在天还没有亮透的清晨,拿到集市上卖钱。

如果运气够好,能卖到五毛钱,他就可以为母亲解决掉很多实际困扰。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董善祥读高中。

可繁杂的家务并没有拖垮他的成绩,相反,生活的压力让他有了学习的动力。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一直把读书当成进步的阶梯,但凡有空,就会想方设法地往上攀登一点。

高考那年,农民出身的家人,实在无法为董善祥提供学习上的建议和报考方面的指南。

他只好向当时的老师寻求帮助,老师觉得他成绩好又喜欢文科,就推荐他靠复旦大学的新闻专业。

那时候,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不知道这个名牌学校的名牌专业有多难考。

总之,老师建议他考,他就找准了方向、心无旁骛地开始备考。

结果出人意料,贫困小子真的一战成名,成了复旦大学里的高材生,成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扭转了自己的人生。

毕业之后,董善祥不仅找了一份报社的工作,顺利留在了城市生活,还和同是复旦学子的金路德喜结连理。

1973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为了表达心中美好的祝愿,董善祥把“卿”字用作女儿的名字。

那个时候,估计董善祥自己也没有想到,本该沐浴在爱中长大的独生女,会在成长过程中,经受那么多来自于他的“折磨”。

董善祥自身的经历,让他一直坚信一句古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因此,在教育董卿的时候,即便家中的条件早就不像从前那样艰苦了,他还是会变着法地给女儿设置难题。

读小学的时候,董卿非常喜欢看漫画。

董善祥并不反对,但他会要求董卿把漫画书上的成语都抄写下来,供他检查。

一开始,年纪尚小的董卿连成语是什么都不知道,抄的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摸索出规律了。

后来,董卿认识的字逐渐增多,董善祥布置的任务,便从抄写成语,变成抄写古诗。

这就是为什么,董卿读到四年级的时候,便以优异的成绩,破格升到了初中。

读了中学以后,董善祥给女儿布置的任务有增无减。

他不仅会给女儿开书单,要求她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还会要求她把名著中的精彩句子,像抄写成语和古诗那样,都摘抄下来。

日后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董卿说,她的“小鸭脖子”台灯下,每天都要贴10个纸条,那是父亲要检查的功课。

除了学业,董善祥对女儿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要求。

在个头还没有洗碗池高的年纪,董卿就开始负责清洗家里一日三餐所用的碗筷。

到了高中,董善祥更是要求女儿每个寒暑假出去勤工俭学。

当然,干活和赚钱不是目的,磨炼她的心性才是。

要不然,董善祥也不会特意嘱托老朋友,对女儿严格要求,更不会在女儿累到嚎啕大哭的时候,跟她说再坚持一下。

不过,相比于学习上的辛苦和身体上的劳累,董卿最难以忘怀的,还是董善祥给她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阴影”。

比如,要求她在成百上千人的操场上,独自长跑;

在一家三口都在的饭桌上,喋喋不休地挑她的毛病;

不让她穿新衣服,也不让她照镜子,更不让她参加任何文体活动……

即使很多年过去以后,董善祥说的“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依然让董卿记忆犹新。

董善祥以爱之名的严加管教,一度让董卿难以接受。

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怀疑过,自己是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也不止一次地想过,父亲为何会对自己如此严厉。

很多时候她都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地再好,父亲都不会感到满意。

董卿对父亲的“怨恨”,一直持续到大学时期。

有一年寒假,董善祥特意带着妻女下馆子吃了一顿饭。

席间,他忽然举起酒杯对董卿说:“我敬你一杯吧,跟你道个歉,这么多年对你,是有很多方式不对”。

那一顿饭,鲜少喝酒的董卿,陪着父亲喝了一整瓶白酒。

从此,她对父亲的误解,也变成了理解。

成年后,董卿非常庆幸,她跟父亲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因为成长过程中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而渐行渐远。

不过,爱和理解并不能完美地解决所有问题。

长大后的董卿,还是因为父亲的教育方式,养成了自卑的性格,即便是在已经功成名就的现在,她还是会无法自持地产生自卑的情绪。

她说,就算知道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仍然会因为没有做的更好,而觉得自己不行。

但这种自卑感,并没有成为董卿前进路上的阻碍,而是成了她前行路上的动力。

没有外界的监督和提醒,她依然会不留余力地拿命去搏。

因为,潜意识中的父亲,早就演变成了一种,她对于自己的评判方式。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取得成功以后,再去回想父亲对自己的教育,董卿说,“我认同了我父亲的这种方式,我现在觉得,他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

她说,我很感谢我的父亲。

因为,正是得益于父亲从小对她魔鬼般的教育,她才有了一颗强大的心,告诉她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下去。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常人所不能为的坚持,她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功。

现在的董善祥,再也不会对董卿严加管教和“指手画脚”,而是变成了女儿最忠实的粉丝和最真诚的拥护者。

但凡有董卿出现的节目,他都会满怀期待地守在电视机前面观看,赶不上首播,也会掐着点去看重播。

这对于一位不会用网络的老人来说,饱含着无限的爱和温柔。

而且,就在董卿越来越成功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跟风似地关注她会不会飞地更高,唯独董善祥和妻子会叮嘱女儿,不要因为工作,而忘了身体和生活。

董卿之所以会在巅峰时期,暂停工作生下儿子,就是由于父母不停的催促。

因为董善祥和妻子觉得,他们终究会离开人世,那时,需要有人来接替他们去爱董卿。

儿子出生之前,董卿曾经担心过,自己会像父亲那样教育孩子。

但事实却是,儿子出生以后,她依然奔赴在工作一线,父母自然而然地为她担负起了养育孩子的重任。

而她担心的问题始终都没有发生,因为,父亲和她都带着往日的反思,将更加浓烈且“正确”的爱意,倾注在儿子身上。

其实,在并不提倡“虎爸虎妈”的当下,提及董善祥对于董卿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想要论证“棍棒教育”的益处,也不是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认可。

而是想要去探讨,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毕竟,每一对父子之间的关系,都是耐人寻味的。

如果你也刚好有这样一位“不可理喻”的父亲,请记得理解他。因为,每一个父亲都不是完美的存在,但大多数父亲,都会用本能向孩子表达爱意。

就像董卿说的那样,父亲是一个我们一出生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读懂他,可能需要用掉我们一生的时间。

董卿老明星

标签: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