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是导演韩寒执导的第四部电影,将于虎年正月初一上映。
韩寒的标签意义作为公众人物,韩寒身上被贴的职业标签不少:作家、赛车手、导演。
虽然在近年来,前两者的标签印记已经越来越淡化,但它们又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后一个职业标签。
他的前三部电影,在主体上是他导演身份彰显的产物,但在内在理路上,却离不开“作家”、“赛车手”这两个身份的影响。
《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在韩寒编剧的强大势能下,从电影标题上,就可以看出他的电影有一个关于“路与行走”的主题。
“四海”也是如此。
也许韩寒,在内心深处一直有着一份“在路上”的情怀。
作家韩寒曾以《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表露了心迹。
作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虽然他在小说上的成就的确可能在冯唐所谓的“金线之下”,相比于后起之秀而颇有影响力的,同为80后的小说家如双雪涛、斑宇,甚至90后的新晋小说作者陈春成,韩寒的崛起多少与他所处的“时机”有些关联。
但笔者认为,就小说而言,《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绝对是他最好的作品,也许,韩寒有着与凯鲁亚克一样的迷惘,只不过,后者选择“垮掉”,而韩寒则一直在寻找。
新力量与导演韩寒如果把70、80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电影导演视为“新力量导演”群体的话,他们与学院派命名的“第五代”,自我标识的“第六代”显然有着很大的代际差别。
与生于60年代的第六代电影导演相比,韩寒这一代的所谓“新力量导演”,除了“新”之外,并未有过多“力量”的呈现。
他们这一代在国际影坛上的集体失语,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这当然会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如果说第六代电影导演已经偏离了前代强烈的“启蒙意识”、“精英情怀”,而终日纠缠于自我的抒情式个体表达喃喃自语的话,那么包括韩寒在内的“新力量导演”群体,显然是缺乏问题意识的一代。
他们的导演作品,有的文艺性很强,比如毕赣的《路边野餐》,但文化性普遍偏弱。
“文艺”的对象属于小众,而“文化”的受众则范围更广。
韩寒导演的作品与他的小说有着某种一致性,故事偏弱、结构松散,但有着韩寒式语言的聪明与机灵。
很难将他的电影进行归类,它似乎想要表达什么,但又似乎什么都没说。
笔者一直只能把他的电影作品看作是商业娱乐电影。
这一点,从包括《四海》在内的几部韩寒电影的上映档期可见一斑。
《四海》为家?回到电影本身,从《四海》的电影梗概中,不难发现一以贯之的韩寒元素:机车、各种朋友的相遇、一段不平静的旅途。
电影《四海》的参演明星很多,除主演刘昊然、刘浩存、沈腾、尹正之外,冯绍峰、黄晓明、王彦霖、陈小春、万梓良、赵子琪等都参与其中。
在新生代电影演员中,刘昊然也显然颇具有文艺气质。
沈腾主演的另一部本来同样将于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的撤档,无形中给喜欢他的影迷一个选择观看《四海》的理由。
那么,《四海》究竟讲述了些什么呢?
“四海为家”的心理状态?还是“在路上”的行动指南?
韩寒尹正王彦霖四海